<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大豆莢不飽滿的原因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13
    核心提示:大豆莢不飽滿會嚴重影響到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大豆莢不飽滿會嚴重影響到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后期營養不足
      
        大豆開花后養分消耗多,有的農民間套作大豆時不施肥,也不追肥,大豆盛花后營養不足,葉片過早退黃,株矮、莖細、葉小,使晚莢或同節花簇的弱莢不實。常發生在坡瘦地、多花多莢品種中。
      
    2、營養失調
      
        在肥地,或施肥中氮肥過量,間套作蔭蔽條件下碳素同化弱,碳氮比失調引起。表現為植株較高、節間較長,枝葉繁茂貪青,花莢稀少,形成空莢、半癟莢,且成熟期推遲。在多雨日照不足的年份尤為嚴重。
      
    3、長期干旱、水分嚴重不足
      
        在大豆開花后,遇到較長時間的干旱?伏旱 ,使大豆葉片蔫萎、枯黃,幼莢停止生長,甚至全株死亡。在耕層淺、缺乏水源澆灌的地塊,大豆莢不實更為嚴重。
      
    4、晚秋冷害
      
        由于晚播或播種晚熟品種,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尚在開花的地塊,因秋風秋雨,氣溫下降,大豆葉片光合作用減弱,幼莢發育緩慢或停止。高寒地段常有發生。
     
    5、病蟲危害
     
      夏秋季大豆發生病毒病使葉片皺縮、幼莢也畸形不實,大豆食心蟲危害造成蟲眼空癟莢。
      
    6、光溫不協調
      
        在低海拔地區,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正處在長日照高溫條件下,長日照延緩大豆籽粒發育,而高溫則促進豆莢迅速發育老化,結果使大豆多花多莢而不實。
      
    防止大豆莢不實的措施:
      
        1、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選播適宜的大豆品種,避害趨利,爭取大豆高產。
      
        2、根據不同種植制度和不同地區大豆生育所處時段的光溫變化,選用相適應的光溫生態型品種,如春大豆需光鈍溫敏型,夏大豆需光敏溫鈍型,秋大豆需光溫均敏型。
      
        3、低熱地區應積極發展早熟春大豆或晚播中熟夏大豆以及在河谷低熱地區發展秋大豆,以避開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長日高溫,利用6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相對短日低溫,使大豆順利進入鼓粒期,防止莢而不實。
     
       4、選用有限花序良種,利用適溫期長、短的條件,調整播種期,使大豆生長發育處于適當的光周期時段,正常完成籽粒生育鼓粒,避免莢而不實。
      
        5、改變種大豆不施肥的習慣,根據大豆需肥規律,進行科學配方施肥,若中后期表現缺肥者可適當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補充營養,避免中后期缺肥而早衰。
      
        6、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干旱時適時適量澆水,滿足大豆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393 second(s), 363 queries, Memory 1.8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