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小麥播期的幾項關鍵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22
    核心提示:預防病害 近兩年,土壤病害小麥全蝕病發展較快,苗后藥劑防治效果不理想。通過小麥播期拌種,可有效地殺死土壤中和種子表面的病菌,同時對小麥紋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藥劑拌種防病治蟲
     
      預防病害 近兩年,土壤病害小麥全蝕病發展較快,苗后藥劑防治效果不理想。通過小麥播期拌種,可有效地殺死土壤中和種子表面的病菌,同時對小麥紋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方法是:用3%敵委丹50~100毫升+2.5%適樂時10~20毫升,對水100%~150%毫升混合均勻后,可拌麥種10公斤(畝用量)。12.5%全蝕凈水懸浮劑20~40毫升,對水150毫升拌麥種10公斤。另外由于病害發生重的地塊,土壤表層積累了大量的病菌,在播種時可深耕40厘米,減輕病害的發生。
     
    沼液拌種 提高小麥抗性
     
      將種子裝入透水性好、結實、耐用、干凈的塑料編制袋中,因種子吸水后膨脹,所以不要裝得太滿,一般每袋裝15~20公斤。將裝有種子的袋子用繩子吊入正常產氣的沼氣池出料間中部的沼液中,在出料口上放一根木棍,將繩子另一端系在木棍中部,使袋子懸吊在固定的位置。浸種時間一般為12小時。浸種處理后提出種子袋,瀝干沼液,將種子取出用清水洗凈,攤開晾干后待播。
     
    選好種子
     
      小麥全蝕病、赤霉病、黑穗病發生重的地塊,由于小麥種子表面帶有一定的菌源,所收小麥嚴禁留種。另外節節麥、野燕麥是近兩年來在部分麥田發生的惡性雜草。由于其繁殖力強,成熟易脫落,難以防除,有些已混雜在麥子里,因此也不能留做種子。

    莫急于防治小麥吸漿蟲
     
      播種期間不宜防治小麥吸漿蟲。如果在小麥播種時撒施毒土,此時小麥吸漿蟲在土層15~20厘米深處休眠,不食不動,與外界不進行物質交換,體外又有一層繭,用藥基本沒有效果,可在小麥吸漿蟲防治的兩個關鍵時期進行防治,一是蛹期毒土防治,一般在4月中旬;二是成蟲期噴霧防治,一般在5月上旬。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11 second(s), 85 queries, Memory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