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小麥秋季病蟲害防治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19
    核心提示: 在種麥前后落實好各項防病控蟲的系列技術措施。
     在種麥前后落實好各項防病控蟲的系列技術措施。
     
      1.農業技術措施:播種之前應徹底清除田間、地頭、溝渠雜草,減少灰飛虱、蟋蟀、土蝗等害蟲棲息環境和中間寄主。選擇抗病品種。對2005年發病嚴重的品種,應考慮改換抗病性更強的品種。2005年發生過散黑穗、稈黑粉病和腥黑穗病及嚴重的根腐病造成黑胚粒的田塊,以及嚴重的赤霉病的田塊,應換其他小麥作為種子。
                        
      對小麥種子進行篩選,去除病粒、癟粒及雜草種子。對種子曬種2~3天,厚度3~6厘米,可促進種子后熟,提高種子活力和發芽勢,使出苗快而整齊。
                          
      提倡適期播種,避免播種過早或過晚。冀中南地區10月1日以后播種,以減輕灰飛虱為害,防止病毒病發生。
                          
      2.麥種藥劑處理:針對病蟲不同的發生區域,采用適宜的藥劑拌種。
                          
      (1)全蝕病重發生區:采用土壤滅菌,同時輔助用拌種,早春噴澆殺菌劑的方法來防治。
                          
      土壤滅菌配方一:畝用50%多菌靈1公斤加15%粉銹寧1公斤,加100公斤水,隨水灌入土壤或噴于地表,然后耕翻整地。
                        
      配方二:畝用2公斤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對水100公斤噴于地表,或對細土50公斤拌勻后撒于地表,然后翻耕整地播種。
                        
      拌種則可以首選采用12.5%全蝕凈200毫升+5公斤水,拌麥種100公斤,堆悶4~8小時,晾干播種。或用2.5%適樂時1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
                        
      (2)土傳病害的紋枯病、根腐病及系統侵染病害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發生區,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甲基1605乳油100毫升,加2%立克銹150克或0.2%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小麥種子100公斤。
                          
      在采取殺蟲劑、殺菌劑混合拌種時,應注意先拌殺蟲劑,種子堆悶、晾干后,再拌殺菌劑。
                        
      3.苗后治蟲:出苗后應及早除治蟋蟀、蝗蟲、灰飛虱、赤須盲蝽、地下害蟲等害蟲。可用3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2.5%功夫小子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道路邊可噴7~10米寬藥帶進行保護。對發生螻蛄的麥田用毒餌誘殺:用炒香的麥稃加青菜葉,拌30倍液的90%敵百蟲,于傍晚撒在田間。
                        
      4.秋季化學除草:對發生禾本科雜草的麥田,分清雜草種類選用適宜的除草劑。發生了雀麥的田塊不能用驃馬,如果各種雜草都有,可用70%彪虎水分散劑來除草,70%彪虎水分散劑的除草效果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對已經長出的雜草有效;第二是對未長出的雜草也有效;第三是對闊葉雜草亦有效。使用時期在雜草1~3葉期,畝用3克加專用助劑10~15克噴霧。為保證藥效的發揮,秋季施用期溫度在10℃以上。也可用3%世瑪乳油畝用25~30毫升對水15~25公斤,嚴格掌握用藥量,避免產生藥害,安全進行秋季化學除草。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39 second(s), 147 queries, Memory 1.2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