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預防馬鈴薯瘡痂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4
    核心提示:馬鈴薯瘡痂病病原是瘡痂鏈霉菌,屬放線菌,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在塊莖表面上先產生褐色小點,擴大后形成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塊,摸質感粗糙。通常病斑雖然僅限于皮層,但被害薯塊質量和產量仍可降低,不耐貯藏,且病薯外觀不雅,商品品級大為下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馬鈴薯瘡痂病病原是瘡痂鏈霉菌,屬放線菌,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在塊莖表面上先產生褐色小點,擴大后形成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塊,摸質感粗糙。通常病斑雖然僅限于皮層,但被害薯塊質量和產量仍可降低,不耐貯藏,且病薯外觀不雅,商品品級大為下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危害癥狀 馬鈴薯塊莖表面先產生褐色小點,擴大后形成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塊。因產生大量木栓化細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瘡痂狀硬斑塊。病斑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內,別于粉痂病。
     
           傳播途徑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塊莖生長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從皮孔或傷口侵入后染病,當塊莖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則較困難。病薯長出的植株極易發病,健薯播入帶菌土壤中也能發病。
     
           發病條件 適合該病發生的溫度為25℃-30℃,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發病重,pH5.2以下很少發病。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白色薄皮品種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種較抗病。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預防 馬鈴薯 瘡痂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4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