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作物受澇后的管理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20
    核心提示:澇害是指土壤水分過多對作物造成的危害。澇害的產生,一是由于地勢低洼,土質粘重,排水不暢。

    澇害是指土壤水分過多對作物造成的危害。澇害的產生,一是由于地勢低洼,土質粘重,排水不暢。二是在降雨期長或雨量過大的季節,地表水和地下水過剩,一時排不出去;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洼地,作物也易遭受澇害。再就是汛期河水泛濫和坡地的積水流所致的澇害。總之,水量過大,又沒有很好地排水,就會形成澇害。作物遭受澇災后,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田間管理,以減災保產。具體做法如下。

    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根據積水情況和地勢,采用排水機械和挖排水溝等辦法,盡快把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排出去,盡量減少田間積水時間。

    及時整理田間植株 植株經過水淹和風吹,根系受到損傷,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須及時扶正、培直,并洗去表面的淤泥,以利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

    及時中耕松土 排水后土壤板結,通氣不良,水、氣、熱狀況嚴重失調,必須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結,散墑通氣,防止漚根,同時進行培土,防止倒伏。

    及時增施速效肥 作物經過水淹,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時追肥對植株恢復生長和增加產量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復生長前,以葉面噴肥(如0.5%-1%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等)為主;植株恢復生長后,再進行根部施肥,以減輕澇災損失。

    及時防治病蟲害 澇災過后,田間溫度高、濕度大,加上作物生長衰弱,抗逆性降低,適于多種病蟲害發生,要及時進行調查和防治,控制蔓延。

    及時改種其它作物 因澇災絕收的田塊,要抓住季節,及時搶種速生蔬菜等生長期短的作物,最大限度地彌補災害損失。對改種有困難的地方,可在水排出后,抓緊耕耙、蓄水保墑,為秋種打好基礎。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作物 受澇 管理 措施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797 second(s), 232 queries, Memory 1.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