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蠶豆秸稈種植的草菇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26
    核心提示:蠶豆收獲后,其秸稈一般被用作燃料燒掉,甚是可惜。蠶豆秸是栽培草菇的好原料,100公斤蠶豆秸可產鮮草菇40公斤左右,產量是稻麥秸原料的2-3倍,可與棉籽殼相媲美。

    蠶豆收獲后,其秸稈一般被用作燃料燒掉,甚是可惜。蠶豆秸是栽培草菇的好原料,100公斤蠶豆秸可產鮮草菇40公斤左右,產量是稻麥秸原料的2-3倍,可與棉籽殼相媲美。

    原料處理。蠶豆秸鋪在場地上充分曬干,用石磙或機械反復碾壓,使其破碎成5-10厘米的小段。

    培養料配方。蠶豆秸80%,干牛糞粉10%,麥麩或米糠4%,菜籽餅粉2%,過磷酸鈣2%,石膏粉2%。另加石灰粉5%對水拌料。

    建堆發酵。先將蠶豆秸用石灰水充分預濕,其他輔料混勻后,用多菌靈500倍液預濕處理,分別建堆覆膜堆悶,24小時后合堆發酵。建堆時先鋪一層20厘米厚蠶豆秸,上面撒一層混合輔料,再鋪一層蠶豆秸,再加輔料,如此堆成寬1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如水分不夠,分層添加石灰水。堆完后覆蓋薄膜,保濕發酵。

    翻堆。料溫上升到60℃后保持48小時即可翻堆。將料堆上下內外的原料相互調換位置,以建堆方式復堆。當料溫再次升高到60℃以上后保持24小時再次翻堆。共需翻堆3-4次,總發酵期7-8天。每次翻堆均應檢查,調整料內水分,需補水時補充石灰水。發酵結束后,料呈深褐色,松軟有彈性,無雜菌害蟲,無氨味或酸、臭等異味,料內有大量高溫白色放線菌,pH值9,含水量65%。

    播種發菌。兩段栽培法先用45×24×0.04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裝料發菌,裝2層料播3層種,菌絲滿袋后脫袋,覆發酵火燒土出菇。大床栽培用波浪式栽培法鋪料播種,鋪2層料播2層種,料面覆蓋2厘米厚的營養土,覆膜發菌。

    出菇管理。播種后料溫控制在30℃左右,經7-8天菌絲滿料后即可出菇。床面原基大量形成后,將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子實體長至蠶豆大小時,每天噴水3-4次,水溫應與自然氣溫差不多,不能直接噴井水或深層自來水,防止水溫太低造成死菇。噴水后適當通風,增加氧氣供應量,經3-4天即可采收。

    采收。當子實體色澤由深變淺,菌幕緊包菌蓋或菌幕稍脫離菌柄時及時采收。每天采收2-3次。正常情況下,共可采收3-4潮菇。生產周期30天左右。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616 second(s), 196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