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大春作物追肥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08
    核心提示:目前,各地大春農作物播栽已接近尾聲,大田肥水管理已接踵而至,農民朋友要掌握大田作物的最佳追肥期進行適當追肥提苗,為農作物的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各地大春農作物播栽已接近尾聲,大田肥水管理已接踵而至,農民朋友要掌握大田作物的最佳追肥期進行適當追肥提苗,為農作物的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水稻對氮肥的吸收是從返青后開始逐漸增加的,分蘗盛期達到吸肥最高峰。為了促進水稻早發棵、早分蘗,應早施和重施分蘗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天-10天。每畝追肥尿素10千克,抽穗時再追施尿素15千克-20千克。

    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則下,拔節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營養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節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穗前7天-10天,應追施第二次肥,每畝可再追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種肥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結合第二次除草進行深施肥。

    高粱從拔節至抽穗期的養分需要高,應于拔節時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尿素8千克-12千克;在孕穗挑旗期再追第二次肥,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

    花生的營養臨界期是在生育前期。花生在出苗后15天左右,花芽開始大量分化,根瘤開始形成。在植株出現兩對側枝時,應及時追施1次氮肥,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10千克。花生開花后結合培土,噴施多元微肥,有利于減少空果率,提高花生產量。

    大豆是需氮較多的作物,但它有根瘤菌固氮可以解決部分氮素來源。但生長期間還應分期追肥,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追施1次氮肥,這樣可降低其落花落莢率,并能延長植株的壽命,增加粒重,提高產量。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8千克-12千克。在大豆結莢期,若葉面噴施1次多元微肥,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馬鈴薯一般可在開花期以前進行追肥。早熟品種則在苗期追肥為宜,中晚熟品種以現蕾前追施較好,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和硫酸鉀5-10千克,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改善品質。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大春 作物 追肥 要點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066 second(s), 280 queries, Memory 1.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