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化控、施肥、開溝、覆草促小麥轉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04
    核心提示:當前靖江市秋播工作已基本結束,從總體上看小麥出苗快、苗數多,為后期足穗奪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受前期陰雨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麥苗安全越冬存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靖江市秋播工作已基本結束,從總體上看小麥出苗快、苗數多,為后期足穗奪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受前期陰雨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麥苗安全越冬存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個體瘦弱。播種早的豆茬麥和套播麥葉片薄、葉色淡,抗凍能力不強。二是覆蓋不到位。今年本地稻套麥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但絕大多數田塊都沒有采取有效覆蓋,根系裸露,麥苗細長。三是草害重。目前大多數田塊草害較重,特別是套播麥,已出現草欺苗的現象。四是溝系不配套。農戶對漬害的防范意識不強,少數田塊內三溝還沒有開挖,部分田塊豎溝仍為原稻田豐產溝,有的即使開了溝,但與外三溝不通或不能兩頭出水,田間溝系質量差,外三溝等公共溝系長期缺乏清理疏浚,抗漬能力不強。對此,各地要根據生產實際分類管理,爭取培育壯苗安全越冬。

    立足抗災,全面化控 今年小麥凍害隱患較大,尤其是套播麥根系裸露易受凍,而秸稈全量還田的田塊土壤疏松、含水量大,易產生根拔和凌截。生產上要高度重視,在小麥3葉1心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40~60克噴霧化控,促進早發低位分蘗,防止凍害發生。對遲播田塊,如果出苗不足,在化控的同時要重施分蘗肥,每畝用尿素10公斤,促進冬前有效分蘗發生。

    培育壯苗,普施蘗肥 對施足基肥的淺旋耕麥田,每畝施尿素5公斤;對基肥不足的田塊及套播麥田每畝施尿素7.5公斤;對秸稈全量還田的田塊,由于秸稈腐熟要耗氮,加上基肥施入較深,難以發揮苗期效應,要求在3葉期每畝施尿素10公斤。

    嚴格標準,配套溝系 搶抓晴天高標準建設麥田溝系,確保溝系配套,做到溝溝相通、能灌能排。

    及早化除,爭取主動 充分利用冬前溫光條件,根據田間草相選用高效、安全、低殘留除草劑化除,禁止使用氯磺隆、甲磺隆及其混配劑。施藥時要加足水量,確保藥效。寒流來臨前停止用藥,施藥后遇雨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造成“凍藥害”、“濕藥害”。土壤墑情差、麥苗瘦弱的田塊,宜人工除草。

    覆蓋護苗,防寒防凍 未覆蓋的套播麥田要迅速組織用稻秸稈覆蓋,每畝用100公斤,覆蓋量不能過大,否則不利于麥苗光合作用。同時,結合機開溝適當增加田間溝系密度,盡可能利用溝泥覆蓋。對少數覆蓋稻草太厚,麥苗已經躥高的田塊,要盡快移除部分稻草,為麥苗創造良好的光照條件。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116 second(s), 340 queries, Memory 1.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