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淺析玉米苗期發黃的原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3
    核心提示:玉米在苗期容易發黃,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為避免大面積不同程度的玉米苗發黃現象的發生,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了分析。
        玉米在苗期容易發黃,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為避免大面積不同程度的玉米苗發黃現象的發生,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了分析:

    一、播種太深

    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厘米;播種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種肥,可促苗期生長。

    二、間苗、定苗不及時

    玉米出苗后,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畝留苗數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種所要求的密度定苗。

    三、澆水不足

    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后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四、水漬苗

    水漬苗玉米苗期往往正逢雨季,低洼地塊排水不良或小麥收割時輾壓處積水,造成苗黃。

    五、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長期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苗枯病的發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葉期開始發病,病苗葉片發黃干枯,邊緣焦枯,葉片由下向上逐漸發黃干枯;根毛較少,根系變褐發育不良,造成黃苗弱苗。注意在發病初期用噁霉靈+葉面肥噴施玉米基部。

    六、蟲害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有棉鈴蟲、金針蟲、蚜蟲、粘蟲、薊馬、瑞典桿蠅、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葉鞘首先發黃干枯。及時用4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其它內吸性殺蟲劑500~1000倍液噴施于玉米幼苗莖基部或灌根;(也可以輪作或倒茬,因為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其它蟲害用一般高效低毒殺蟲劑即可。

    七、除草劑危害

    除草劑使用不當少數農民隨意加大除草劑用量;盲目與其它農藥混用;用藥濃度過高;噴霧器互用;假冒偽劣除草劑對后作的影響,都會造成玉米黃苗。

    八、缺素癥

    玉米為鋅敏感作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黃。一般鋅肥以基施為好;若生長期發現缺鋅,可于苗期每畝用1~2千克硫酸鋅拌細土10~15千克,條施或穴施;或用0.1%硫酸鋅溶液(注意:濃度不得超過0.4%,以免造成肥害)在苗期至拔節期間隔7天連續噴施兩次,畝用肥液60千克。

    通過以上對玉米苗期發黃原因的分析,掌握如何防治,從而提高玉米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505 second(s), 352 queries, Memory 1.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