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田間管護四誤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1
    核心提示:基肥不足,追肥補基肥。追肥補農家肥的優點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的團粒結構。而多數農民在玉米栽培中往往忽略這一點,不重視基肥的施用。
          1.基肥不足,追肥補基肥。追肥補農家肥的優點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的團粒結構。而多數農民在玉米栽培中往往忽略這一點,不重視基肥的施用。“基肥不足追肥(以化肥為主)補”,只能使土壤越種越瘦,越種越板結,是一種掠奪式栽培方式,不可取。

    2.有肥就追,有水就澆。在玉米拔節前的苗期,如果不根據干旱程度、墑情好壞、苗情強弱等實際情況進行適時、適量的追肥、澆水,往往造成玉米地上部分幼苗徒長,而地下部分根系難以下扎,致使玉米失去蹲苗鍛煉的機會,從而給玉米植株倒伏埋下隱患。在玉米灌漿期追肥澆水,既加大了玉米生產投資,又浪費了肥料,同時還會造成玉米貪青晚熟,甚至導致遭受霜凍等不良后果。

    3.重氮磷鉀,輕視微肥。玉米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光需要氮磷鉀等“大量”肥量,還需要微量元素等微肥。微肥在玉米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雖然需求量小,但不是微不足道,就拿鋅肥來說,有試驗表明,玉米適量施用鋅肥,穗粒數比對照增加50~80粒,千粒重增加15~30克,一般每畝可增產玉米8%~15%。

    4.抽穗后不追肥。玉米抽穗后,有大多數地塊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基肥質量不高,肥效基本耗盡,土壤中的養分已經滿足不了玉米后期生長發育的需要,要想獲得玉米優質豐產,必須酌施一些速效性氮肥,以防止玉米早衰,促進玉米灌漿和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這次“攻粒肥”不但不可省,反而要早施、穴施、適量施。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玉米 田間 管護 誤區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09 second(s), 112 queries, Memory 1.16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