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北方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0
    核心提示:冬小麥是我國北方種植面積和總產最大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糧,在我國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區,很多地方的小麥單產達到了600千克以上,其中濟麥“22”品種能達到700多千克。
        冬小麥是我國北方種植面積和總產最大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糧,在我國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區,很多地方的小麥單產達到了600千克以上,其中濟麥“22”品種能達到700多千克。那么,小麥高產除了跟品種有關以外,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系呢?

    一、播前準備

    1.地力要求 目前,我國小麥主產區,耕作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還不高,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秸稈還田,另一個途徑是增施有機肥。

    2.施足基肥 對于土壤有機質含量1.2%以上的麥田,如果預期目標產量是600千克,一般要求畝施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3000-5000千克,或者腐熟的雞糞1000千克。

    3.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結構的有效方法,據測定,每畝還田玉米秸稈500到700千克,一年之后,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能相對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能提高1.5%-3%。

    4.選好品種 良種良法相結合,才能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選用小麥良種的原則是:選擇單株生產力強、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目前,我國高產小麥品種很多,如濟麥22等。在生產中,應當根據本地區的氣候、土壤、地力、種植制度、產量水平和病蟲害情況等,選用最適宜的高產品種來種植。

    二、合理耕作

    近些年來,我國冬麥區普遍采用旋耕機進行耕地,不過,連續多年只旋耕不耕翻的麥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層,容易形成堅實的犁底層,這不利于小麥根系下扎,也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墑。

    1.精量、半精量播種 要想讓小麥得到高產,種子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最好使用經過包衣的良種,因為小麥專用種衣劑中,含有防病和防蟲的藥劑、微肥以及生物調節劑,有利于綜合防治病蟲害,培育壯苗。經過耕翻后的麥田表層土壤疏松,必須經過耙耢以后才能播種,否則會發生播種過深的現象,影響小麥分蘗的發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時耙耢,耙碎土塊,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實。

    2.水澆條件 有水澆條件的,可以在前茬作物收獲前7到10天澆水;收獲前,來不急澆水造墑的,可以在耕耙整畦以后灌水造墑。播種時,可以使用小麥精量播種機進行播種,要保證播種深淺一致、行距一致、播量準確、播種均勻,嚴格掌握播種深度在3到4厘米,播種深度超過5厘米會造成弱苗。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