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馬鈴薯種薯切塊注意事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30
    核心提示:馬鈴薯是用塊莖繁殖的作物, 種薯貯藏、切塊、播種、田間管理、收獲等各個環節都馬虎不得,種薯切塊環節也很關鍵。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出苗而且節約種薯。
        馬鈴薯是用塊莖繁殖的作物, 種薯貯藏、切塊、播種、田間管理、收獲等各個環節都馬虎不得,種薯切塊環節也很關鍵。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出苗而且節約種薯。為了避免馬鈴薯種薯切塊后腐爛,應在催芽后播種前2~3天切塊,切塊一般以切成35-40克為宜。切塊時應充分利用頂端優勢,使薯塊盡量帶頂芽。切塊時應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發根。每個薯塊要帶2個以上健全的芽眼! 

    馬鈴薯存在以下情況之一時,不宜切塊:1.播種地塊的土壤太干或太濕、土溫太冷或太熱。目前,各地在正常的天氣條件下,土溫應該不存在問題,關鍵是土壤墑情不宜太濕。2.種薯的生理年齡太老,即種薯發蔫發軟、薯皮發皺、發芽長于2厘米時,切塊易引起腐爛。3.種薯小于50克的不宜切塊,重50克以下的種薯可整薯播種。同時切塊時注意剔除雜薯、病薯和纖細芽薯。  

    切刀一定要消毒,許多馬鈴薯病害,如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等都可通過切刀傳播。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時要每人兩把切刀輪流使用,當用一把刀切塊時,另一把刀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每切完一個種薯換一把刀,以防止切塊過程中傳播病害。發現病爛薯時及時淘汰,切到病爛薯時要把刀具擦拭干凈后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消毒。同時防止薯塊腐爛 ,種薯切塊后用草木灰或藥劑拌種。要求切塊后30分鐘內進行拌種處理。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21 second(s), 184 queries, Memory 1.3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