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豆類蔬菜施肥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8
    核心提示:大棚栽培豆類作物主要包括菜豆、豇豆、荷蘭豆。豆類蔬菜生長吸收的氮、鉀較多,磷較少,但缺磷時,植株及根瘤菌的生長不良,會導致開花結莢減少、莢內種子粒少,產量降低。豆類喜硝態氮,銨態氮多時根發黑。
        大棚栽培豆類作物主要包括菜豆、豇豆、荷蘭豆。豆類蔬菜生長吸收的氮、鉀較多,磷較少,但缺磷時,植株及根瘤菌的生長不良,會導致開花結莢減少、莢內種子粒少,產量降低。豆類喜硝態氮,銨態氮多時根發黑。根瘤菌減少,葉面不平且會褪綠。豆類蔬菜多喜鉀肥,尤其開花結莢時期吸鉀量劇增,此時期應注意補鉀。豆類蔬菜根瘤菌的活動與硼、鉬等微量元素有關,當缺乏這些元素時,就會影響植株的正常代謝。

    施肥技術要點如下:

    1、育苗肥  大棚栽培豆類蔬菜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育苗所用的營養土要選擇2~3年內沒有種過豆類的菜園土,用4份菜園土與4份腐熟的馬糞和2份腐熟的雞糞混合制成,在每100公斤營養土中在滲入2~3公斤過磷酸鈣和0.5~1公斤硫酸鉀。土壤酸堿度應以中性或弱酸性為宜,土壤過酸會抑制根瘤菌的活動。在酸性土壤上,可酌量施用石灰中和酸度,施石灰時要與床土拌勻,用量不能太多,用量大或混合不均勻容易引起燒苗和氨的揮發,造成氣體危害。

    2、基肥  菜豆、豇豆、荷蘭豆等豆類蔬菜是中喜肥的作物,雖然有根瘤,但固氮作用很弱。在根瘤菌未發育的苗期,利用基肥中的速效性養分來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很有必要。一般每畝用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磷酸鈣2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硫酸錳0.5~1公斤。矮生豆類基肥量可以適當減少。豆類根系對土壤氧氣的要求較高,施用未腐熟雞糞或其它有機肥,將導致土壤還原氣體增加,氧氣減少,引起爛種和根系過早老化,對產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施基肥要注意選擇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同時還不宜用過多的氮素肥料做種肥。 

    3、追肥  播種后20~25天,在豆類蔬菜開始花芽分化時,如果沒有施足基肥,表現出缺肥癥狀,應及時進行追肥,每畝追施20~30%的稀人畜糞尿約1500公斤,也可在每1000公斤稀糞中加入硫酸鉀4~5公斤。及早進行追肥增產效果明顯,但苗期施過多氮肥,會使豆類徒長,因此,是否追肥應根據植株長勢而定。

    一般矮生豆類追肥2~3次,蔓生豆類追肥4~5次。每次追施純氮3~5公斤(折合尿素7~11公斤),氧化鉀5~7公斤(折合硫酸鉀10~15公斤),最后一次氮肥的用量減半,鉀肥用量也可減半或不施。地溫低追施肥時,要混施一定量的優質腐殖酸,或用優質水沖肥代替,以減少單用化肥對根系的傷害。

    4、葉面追肥  花期噴施0.02~0.05%的鉬酸銨。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3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