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小麥后期要防止脫肥和貪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02
    核心提示:小麥生育后期,是指從抽穗到成熟的這一階段,也是小麥經濟產量(籽粒)的形成期,更是小麥管理最關鍵最緊要的時期。
           小麥生育后期,是指從抽穗到成熟的這一階段,也是小麥經濟產量(籽粒)的形成期,更是小麥管理最關鍵最緊要的時期。此期麥田的水分和養分供應對產量形成有著直接影響。因此要切實搞好水肥調控,以滿足小麥正常發育生理需求。要防止出現兩個極端現象:一是脫肥(因營養不良常易造成早衰減產),二是貪青(因營養過剩常易造成旺長晚熟青干)。
     
      后期管理要圍繞“養根、護葉、保粒、增重”來進行。孕穗至抽穗期,乃是小麥一生需水臨界期。如果此期小麥受旱,將減產嚴重,所以要求此期麥田土壤墑情應適宜。同時施用肥料應慎重,可根據小麥苗情進行針對性根外葉面噴肥。對苗情一般的麥田,應添加磷酸二氫鉀,提高灌漿強度和速率,增粒增重增產量。對有脫肥征兆的麥田(葉色發黃、群體生長較小較弱、以及有紅蜘蛛危害的),應添加尿素、氨基酸、微肥,以促進增綠保綠延緩衰老。對生長過旺、有貪青徒長趨勢的麥田(葉色黑綠,群體過大過密),應防倒、防病、防晚熟,嚴格控制澆水、禁止使用各種肥料,做到不旱不澆,不得噴打含氮的葉面肥,后期只噴施有關農藥防病治蟲。一般噴肥可與病蟲害防治結合起來,統籌兼顧綜合運用,在孕穗期至灌漿期進行“一噴三防”。可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克(補肥)、1.8%阿維菌素乳油20毫升(治蟲)、20%三唑酮乳油40毫升(防病)、0.1%481油菜素5克(助長),兌水50公斤噴霧,間隔7~10天連噴2~3次。但具體應該依據麥田苗情、病蟲等情況,調整增減農藥和肥料,確保其防病治蟲減災增產的實際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96 second(s), 196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