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鮮食甘薯定植后如何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27
    核心提示: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于種后1個月重施壯薯肥,一般畝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鉀20-30公斤,可兩邊開溝施肥。有條件可在壟面適當撤施草木灰或火燒土。
           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于種后1個月重施壯薯肥,一般畝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鉀20-30公斤,可兩邊開溝施肥。有條件可在壟面適當撤施草木灰或火燒土。

    種后3個月,看長勢適可給晚熟品種或后期長勢差的甘薯施壯尾肥。

    要及時灌溉、除草、松土、培土,好處在于充足水分和通風透氣有利甘薯高產優質,且可防治病蟲害。當天氣干旱蒸發量大,主要根據壟面干燥開裂來判斷灌水,一般半個月灌一次水。灌水要灌透全壟,一般當水浸過壟的一半以上,觀察水是否能逐漸濕潤到壟頂即可。灌水后壟溝稍干不沾泥時要除草、松土和培土,用松土蓋好壟面裂逢,防止象鼻蟲和莖螟等地下害蟲鉆入壟中蛀食塊根和藤頭,影響產量和品質。在甘薯全生長期,都要隨時用畦溝泥蓋好畦面裂逢,防治病蟲害。在苗期封壟前,結合施肥,松土1-2次,切斷地表毛細管,減少地表蒸發。當甘薯莖葉基本覆蓋壟面后,則不要扯動薯藤,防止打亂莖葉的正常分布和損傷根系,影響光合作用和營養吸收,并可利用薯蔓的不定根吸收水分抗旱。現在大多數的甘薯新品種是短蔓和莖蔓少發根的良種,所以,一般不提倡翻蔓。但在連續大雨后或連綿陰雨天,會引發甘薯莖蔓徒長和滋長新根,這會增加營養損耗,并且中后期的新根難結薯,就算成薯也小,應適當翻蔓控長和抑制莖蔓長根。翻蔓應是提蔓斷根,輕放回原位,不可翻亂莖葉的原有正常分布,特別是莖葉反放,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會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產量。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鮮食 甘薯 定植 管理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8.817 second(s), 938 queries, Memory 3.3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