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預防大豆秕粒的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9
    核心提示:選用良種 應根據不同種植制度和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相適應的光溫生態型品種,如春大豆需光鈍溫敏型,夏大豆需光敏溫鈍型,秋大豆需光溫均敏型。在選用良種的同時,要合理密植,建立高光效群體,防止過密過稀,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產效益。
           選用良種 應根據不同種植制度和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相適應的光溫生態型品種,如春大豆需光鈍溫敏型,夏大豆需光敏溫鈍型,秋大豆需光溫均敏型。在選用良種的同時,要合理密植,建立高光效群體,防止過密過稀,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產效益。

    合理輪作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避免重茬種植,可防止土壤養分失調。輪作的大豆地塊要比大豆重茬的地塊空秕率減少28.4%以上。

    合理種植 應積極發展早熟春大豆或晚播中熟夏大豆,或者在低熱地區種植秋大豆,以避開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長日照和高溫,使大豆順利進入鼓粒期,防止莢而不實。

    適時排灌 大豆花莢期需水量大,滿足這一時期需要的水分是大豆高產的重要條件。因此,應在大豆播種后,及早挖好田間排水溝,做到澇能排、旱可灌、排灌自如。

    補充養分 對于來不及施基肥的田塊,在大豆出苗后,每畝追施有機肥2000公斤,初花期后用鉬肥、硼肥等進行葉面噴施,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灑3~4次,不僅可防止脫肥,也可增粒增重,減少空秕。中后期表現缺肥者可適當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補充營養,避免因缺肥而早衰。

    噴調節劑 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降低株高,增粗莖稈,也可增加單株莢數、粒數和百粒重。一般在初花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40克對水噴施,空秕率可降低7.2%。

    防病蟲害 平時多注意觀察,一旦發現蚜蟲就要及早防治,以免傳播病毒病,藥劑可選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連用2~3次,每次間隔10天。防治大豆食心蟲可用玉米稈浸敵敵畏藥劑熏蒸,或用25%快殺靈乳油對水噴霧。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預防 大豆 秕粒 措施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601 second(s), 316 queries, Memory 1.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