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水稻紋枯病局地將中等偏重發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5
    核心提示:據全省水稻主產縣植保站田間調查情況,結合水稻種植品種、田間長勢、栽培管理及氣象條件等情況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水稻紋枯病總體為中等發生,局部菌量大的地區將中等偏重發生。
           據全省水稻主產縣植保站田間調查情況,結合水稻種植品種、田間長勢、栽培管理及氣象條件等情況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水稻紋枯病總體為中等發生,局部菌量大的地區將中等偏重發生。

    預報依據

    1、目前田間發病程度輕于常年。據水稻主產縣監測調查,水稻紋枯病已開始發生,較常年晚5~7天。7月29~31日,延壽發病田塊率50%,病株率55.6%;阿城發病田塊率4%,病穴率為5%;湯原、五常、樺南、綏棱等地也已零星發生。

    2、水稻品種結構和栽培情況利于發病。我省水稻種植品種以優質高產品種為主,對紋枯病抗性普遍較差。同時受春季低溫影響,前期水稻生長緩慢,稻農偏施氮肥現象較普遍,施肥量比常年普遍多10%左右,且今年后期雨水多,田間排水不暢,水層較深,控孽較難,也增加了植株密度,田間植株較為郁閉,利于紋枯病的發生。

    3、氣象條件對水稻紋枯病發生有利。據氣象部門預報,8月降水接近常年略少,氣溫正常略高,總體氣象條件有利于紋枯病的發生。

    綜上分析,水稻紋枯病在田間越冬菌核殘留量大,且偏施氮肥、田間郁閉地塊將偏重發生。各地要加強對重點地塊的調查監測,及時掌握紋枯病發生動態。強化紋枯病防控必要性和防治技術的宣傳,指導農戶對危險地塊,及早采取措施,控制其發生為害,確保水稻生長安全。

    防治建議

    1、農業防治。加強稻田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藥,可選擇20%烯肟菌胺·戊唑醇懸浮劑(愛可)40~50毫升/畝,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拿敵穩)10~15克/畝,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20克/畝。噴藥時要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用藥,并應盡量將藥劑噴灑在莖基部發病部位,提高防治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939 second(s), 256 queries, Memory 1.5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