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山區優質水稻保優生產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07
    核心提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區農民除對水稻要求高產外,對水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筆者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山區優質水稻保優生產技術,要點如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區農民除對水稻要求高產外,對水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筆者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山區優質水稻保優生產技術,要點如下:

     

    1、選擇最佳自然條件。金寨縣優質稻以雜交中稻和優質常規稻為主,土壤、水源要求未受污染,土壤有機質含量20%以上,弱酸性,土壤營養元素豐富、平衡。

    2、選用抗病優質高產品種,實行區域化種植。條件有三:一是生育期適中;二是產量與雜交稻持平;三是米質達優質米1級標準。如豐兩優1號、國豐1號、川香優2號、綠稻24、新香優2號、中國香米等。

    3、采用旱育秧、壯秧劑等先進技術,培育帶蘗壯秧。播栽期安排避免在灌漿結實期遇上高溫和低溫影響。山區一般在4月上旬播種為宜。

    4、平衡施肥。一般畝施純氮11-13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5:0.8;、蘗肥、穗肥比例為5:3:2。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如"綠普牌"無機、有機復混肥。適當補施鋅、鉬等微量元素,并注意后期稻粒肥的應用。

    5、適當稀植。在適宜密度范圍內宜稀不宜密,中稻畝穴1.5-1.8萬。并實行寬行窄株,少本栽插,雜交稻1-2株,常規稻3-4株。

    6、科學灌水。采取保苗送老灌溉法,即分蘗前期有水結合露田,分蘗后期防重曬。

    7、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這是優質水稻的關鍵技術環節。首先提倡不用除草劑,恢復人工除草。其次就是加強測報,預防為主,選用生物農藥,禁用高殘留農藥,確保稻米衛生品質。

    8、適期收脫,以成熟度90%為宜。收獲后及時晾曬,采用竹席和三合土曬場曬谷,盡可能不用水泥曬場曬稻谷。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830 second(s), 279 queries, Memory 1.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