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小麥種子貯藏技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8-02
    核心提示:小麥具有后熟作用。在后熟期內(nèi),小麥仍進行呼吸作用,生理代謝旺盛,易發(fā)熱霉變。因此,小麥在收獲后經(jīng)過一定的后熟期品質(zhì)會有所提高,并且在貯藏期內(nèi)不易發(fā)熱霉變。
           小麥具有后熟作用。在后熟期內(nèi),小麥仍進行呼吸作用,生理代謝旺盛,易發(fā)熱霉變。因此,小麥在收獲后經(jīng)過一定的后熟期品質(zhì)會有所提高,并且在貯藏期內(nèi)不易發(fā)熱霉變。多數(shù)小麥品種的后熟期為60天,少數(shù)品種的后熟期超過80天。

     

    除了具有后熟作用外,小麥還具有較強的耐熱性,當溫度達50℃~55℃時,呼吸酶不會被破壞,蛋白質(zhì)也不變性。一般在含水量小于17%、溫度不超過55℃時,小麥種子的發(fā)芽率不會受到影響。

    小麥種皮薄,無外殼保護,組織松軟,吸水能力強,易滋生病蟲、發(fā)熱霉變或發(fā)芽。因此,在貯藏小麥種子的時候應采取以下的措施。

    1.趁熱裝包,高溫密閉。

    選高溫晴朗天氣曬小麥。先將地掃凈并曬熱,然后攤曬小麥種子。攤曬時要攤薄、攤勻,其間不斷翻動。當小麥溫度升至50℃時再曬2小時,使其含水量小于12.5%,然后將攤曬的小麥堆成堆(每堆2500公斤左右)悶半小時,使其內(nèi)部溫度保持在46℃以上。入庫前應對倉庫、工具、器材等進行清洗、消毒、預熱,然后趁熱將種子入倉貯存并及時覆蓋密閉,以防種子吸濕散熱、害蟲復蘇為害等。種子入倉后維持10天42℃的高溫,以殺死害蟲及其蛹、卵。

    2.控制水分,維持低溫缺氧狀態(tài)。

    為了保證小麥種子的質(zhì)量,必須控制其含水量,使其處在一個低溫缺氧狀態(tài)。對于含水量低于12.5%的小麥種子,可進行散堆密封防潮。當小麥種子含水量升至14%~15%時,必須選晴天翻曬,使其含水量降低,達到安全貯藏的標準。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小麥 種子 貯藏 技巧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918 second(s), 1170 queries, Memory 3.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