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小麥微肥的施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22
    核心提示:微量元素對小麥的生長發育起著大量元素(如氮、磷、鉀等)無法替代的作用,科學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
         微量元素對小麥的生長發育起著大量元素(如氮、磷、鉀等)無法替代的作用,科學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

     

    鐵肥小麥缺鐵時,葉色黃綠,發生小斑點,嫩葉出現白色斑塊或條紋,老葉早枯。施用方法:在小麥生長前期或發現植株缺鐵時,用0.2~0.3%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

    硼肥小麥缺硼時,莖葉肥厚彎曲,葉呈紫色,頂端分生組織死亡,形成“頂枯”,花絲伸展和分蘗均不正常,麥穗發育不好,結實率極差,嚴重時后期“穗而不稔”。

    在缺硼土壤上施用硼肥,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施用方法:(1)作基肥。每畝用硼砂1千克,于播種前施入土壤;(2)作種肥。用硼砂10克,溶于5千克水中,拌麥種50千克,或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01~0.05%硼砂溶液中浸泡6~12小時;(3)根外追肥。在小麥苗期、拔節期和孕穗期,用0.1~0.2%硼砂溶液各噴1次。

    錳肥小麥缺錳時,初期脈間失綠黃化,并出現黃白色的細小斑點,以后逐漸擴大,連成黃褐色條斑,靠近葉的尖端有一條清晰的組織變弱的橫線,造成葉片上端彎曲下垂;根系發育差,有的變黑死亡;植株生長緩慢,無分蘗或很少分蘗。施用方法:(1)作基肥。每畝用硫酸錳1千克,結合整地施入土壤;(2)作種肥。播種時,每千克麥種拌入4~6克硫酸錳;(3)根外追肥。在小麥苗期、拔節期、揚花期或植株出現缺錳癥狀時,用0.1~0.2%硫酸錳溶液葉面噴施。

    銅肥小麥缺銅時,新葉呈灰綠色,葉尖白化,葉片扭曲,葉鞘下部出現灰白色斑點或條紋,老葉易在葉舌處折斷或彎曲;植株節間縮短,抽穗少,嚴重時不能抽穗或穗形扭曲,小穗上的次生花敗育,籽粒發育不全或皺縮。施用方法:(1)作基肥。每畝用硫酸銅1~1.5千克,整地時施入土壤;(2)作種肥。播種時,用硫酸銅按種子量的0.2~0.3%拌種,拌勻后堆悶12~17小時;(3)根外追肥。生長期發現小麥缺銅,及時用0.2~0.4%硫酸銅溶液葉面噴施。

    鋅肥小麥缺鋅時,植株矮化叢生,葉緣扭曲或皺縮,葉脈兩側由綠變黃直至發白,邊緣出現黃、白、綠相間的條紋。據各地對比試驗,在缺鋅地區施用鋅肥,可使小麥增產10~18%。施用方法:(1)作基肥。每畝用硫酸鋅1~2千克,整地時施入土壤;(2)浸種。將選好的麥種放入0.05%硫酸鋅溶液中,浸泡12~24小時,撈出后晾干播種;(3)作追肥。在小麥苗期,每畝用硫酸鋅1千克,兌細干土或有機肥15~20千克,開溝施于行間,愈早效果愈好;(4)根外追肥。在小麥苗期、拔節期和抽穗以后,或在植株出現缺鋅癥狀時,用0.1~0.2%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小麥 微肥 施用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141 second(s), 555 queries, Memory 2.3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