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幼桑果園套種地膜馬鈴薯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8
    核心提示:施肥整地 每畝溝施腐熟牛羊豬圈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銨、硫酸鉀各10~15千克,蔬菜專用肥50~75千克,同時每畝撒辛拌磷1.2~1.5千克進行土壤防蟲處理,然后及時翻犁耙耱,達到“地平、土細、肥足、墑飽、除蟲”的質量要求。
    1. 播期 1月下旬至2月中旬。

    2. 施肥整地 每畝溝施腐熟牛羊豬圈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銨、硫酸鉀各10~15千克,蔬菜專用肥50~75千克,同時每畝撒辛拌磷1.2~1.5千克進行土壤防蟲處理,然后及時翻犁耙耱,達到“地平、土細、肥足、墑飽、除蟲”的質量要求。

    3. 精選晾曬種薯 每畝用70~80千克“克新六號”脫毒種薯。播種前除去儲存過程中出現的凍、傷和嚴重萎蔫等不合格薯塊,精選后將種薯放在弱光條件下晾曬10~15天,以壯芽早發。

    4. 起壟覆膜 距桑樹50厘米處留足營養帶后起壟,起壟高度25~30厘米,壟面寬度50厘米,每畝用70%嗪草酮可濕性粉劑50~60克或33%二甲戊靈乳油100~150克對水45~60千克,對壟面進行除草封閉處理,然后及時覆膜。

    5. 切塊 重量在25克以上的大種薯應切塊,每塊上應保證有1~2個芽眼,在切好薯塊的切面上拌沾草木灰,隨拌隨種,不宜久放。

    6. 播種 在70厘米寬壟面上兩邊各留約10厘米寬,播種兩行(三丁拐),方法是在膜上挖穴點播,穴深15厘米左右,壟上行距40厘米,株距28厘米。

    7. 田間管理

    一是在充分現蕾后及時摘除花蕾,以保證養分集中供應塊莖。

    二是實施摘心和化控。在田間出現莖蔓徒長時進行人工摘心和化控,化控方法是每畝用15%多效唑35克對水60千克,均勻噴灑于莖葉上,以“控上促下”.

    三是結合馬鈴薯生長特點與需肥特性,在基肥足、墑情好的情況下,適時進行噴肥。噴肥以鉀肥為主,每隔8~15天噴施硫酸鉀1次,開花后不再施氮肥,否則會造成莖葉徒長,阻礙塊莖形成,延遲發育,容易產生小馬鈴薯和畸形果。

    四是在現蕾后至塊莖膨大前注重防旱,出現干旱缺墑時應適量灌水,以促進生長。

    8. 適時偏早收獲 以有90%植株開始枯萎且莖葉轉黃時為最佳收獲期。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069 second(s), 243 queries, Memory 1.53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