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中稻中后期田間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6
    核心提示:目前中秈、中粳水稻生育進程、正值穗分化和產量構成因素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是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的最有利時期?茖W管理對奪取優質高產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對前期生長量不足的田塊,起到一定的彌補作用。希望不要忽視這段時間的管理。
     目前中秈、中粳水稻生育進程、正值穗分化和產量構成因素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是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的最有利時期?茖W管理對奪取優質高產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對前期生長量不足的田塊,起到一定的彌補作用。希望不要忽視這段時間的管理。
      一、施肥技術:
    1、穗肥:當前正是拔節和幼穗分化期,對結實率和千粒重影響較大。本次施肥的目標:第一,使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達到預期要求,即形成足夠的庫容;第二,使抽穗時群體葉面積指數適宜,并形成理想株型和強健的根系;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產物貯藏量。但施肥的技術性很強,要把握得當。一般是前期生長量不足、葉色偏淡或明顯缺素地塊,酌情施肥,而且施肥量要嚴格控制。
    2、粒肥: 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葉片適宜的氮素水平和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莖、葉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即對葉色黃、植株含氮量偏低、土壤肥力后勁不足的稻田,酌情施用粒肥。如果植株不是明顯存在缺肥現象,不宜施肥。穗粒肥的施用與否,用肥量大小,一定根據苗情酌情考慮,切忌施肥過量和時期不適。如果盲目施用穗粒肥,容易導致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并易發生病蟲害。
    二、水漿管理:為了提高分蘗成穗率,保證枝梗和穎花的正常發育,提高每穗粒數,目前稻田應保持較淺的水層,一般4--6厘米深即可。待抽穗后,應采用小水勤灌、干濕交替的灌溉方式,即每次灌少量水形成淺水層,待土壤呈濕潤狀態后再灌下次水,直至收獲前一周前斷水。真正實現:以水調氣,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保產。
    三、防治病蟲害:目前整個項目區水稻長勢良好,很少甚至沒有發生白葉枯和稻瘟病危害。現在的重點是防止中粳稻田的螟蟲為害,請做好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中稻 中后期 田間 管理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8.446 second(s), 1143 queries, Memory 3.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