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水稻加強管理促進早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6
    核心提示:受災害天氣影響,今年我國農作物生育期推遲,增加了夏玉米和中晚稻等糧食作物遭遇寒露風的風險。目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防寒露風為重點,促生長、促早熟,增強根和葉的生理活性,促粒多,爭粒重,確保秋糧豐收。
    受災害天氣影響,今年我國農作物生育期推遲,增加了夏玉米和中晚稻等糧食作物遭遇寒露風的風險。目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防寒露風為重點,促生長、促早熟,增強根和葉的生理活性,促粒多,爭粒重,確保秋糧豐收。

    玉米

    (1)澆好灌漿水。玉米灌漿期間水分供應不足會影響灌漿進程,直接造成減產。宜在玉米乳熟末期即收獲前7~10天澆水,水量不宜大,以防倒伏。如遇大雨,要在雨后及時清溝降漬。

    (2)及早割除空稈和病株,并帶出田外處理。這樣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肥料消耗,促使大穗飽粒形成。

    (3)積極促早熟。在灌漿期采取噴施磷酸二氫鉀、掰小棒、打底葉等措施,可促進早熟豐產。

    (4)適當晚收。在苞葉干枯松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時收獲。

    水稻 

    (1)及時灌水。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寒露風來臨前1~2天灌水,以提高土溫。灌水深度根據不同情況掌握,風大、光照弱和夜晚水要深些,白天天晴時可淺些,或保持濕潤。寒露風過后要排水露田,以免導致漚根和稈葉變軟。

    (2)人工噴水。在寒露風期間,避開水稻揚花時段對植株噴水,可增大株間濕度,緩和降溫速度,利于結實灌漿。

    (3)適時施肥。對長勢較弱的田塊,在寒露風入侵前幾天適量施氮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寒露風過后要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恢復稻株活力,促進灌漿。

    (4)收割前7~10天斷水,實現干田收割。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6.503 second(s), 903 queries, Memory 3.2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