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大豆頂枯病的發生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5
    核心提示:大豆頂枯病屬病毒性病害,病原為SMV。此病今年在五大連池地區的發生時間持續較長,從苗期開始到鼓粒期都有發生,以花期后發病最重。癥狀表現為幼苗子葉上產生褐色環班、生長點壞死,有的苗隨即枯死。在田間以點塊發生為主。
     癥狀

     

    大豆頂枯病屬病毒性病害,病原為SMV。此病今年在五大連池地區的發生時間持續較長,從苗期開始到鼓粒期都有發生,以花期后發病最重。癥狀表現為幼苗子葉上產生褐色環班、生長點壞死,有的苗隨即枯死。在田間以點塊發生為主。開花前期感染的植株,病株節間延長,其莖的頂端延長,頂芽變褐,彎曲成鉤狀,植株開始變脆、易折倒。從開花至鼓粒期,如果遇到一場3級左右的風,病株很容易順風向一面折倒。今年受害最嚴重的地塊全部是這種癥狀。開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葉易落,靠近分枝的莖節部和髓部變褐,結莢很小,發育不好,莢內子粒不飽滿,常延期成熟,直至收獲前一直保持綠色。

    防治方法

    1)藥劑防治。確認是大豆頂枯病大面積發生時,當采取藥劑防治。大豆花期發病時,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表明,殺毒礬的防效最好,為86.7%,百菌清次之,為82.3%,代森錳鋅為63%。因大豆頂枯病的發病時間較長,藥劑防治較困難,因此提倡預防為主。

    2)選用抗性品種。調查中發現:黑1544、黑1526、北9395、北9411等品種為抗性品種,生產中可選用,并要經常更換,不宜沿用時間過長。

    3)采用無病種子。加強種子檢疫工作,杜絕帶病種子播種。

    4)點片發生的地塊要拔除病株。

    5)進一步推進種子包衣工程和統一供種工程。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大豆 頂枯病 發生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87 second(s), 111 queries, Memory 1.1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