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直播水稻田間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5
    核心提示:針對直播稻生產特點,在田間管理上要因苗制宜分類管理,提高群體質量。
        針對直播稻生產特點,在田間管理上要因苗制宜分類管理,提高群體質量。

       1、疏密補稀: 對出苗不齊、不勻的田塊抓緊補苗,對莖蘗苗過多、苗體弱的田塊及時疏苗。

       2、 提早擱田:直播稻分蘗早而多、群體大、根系淺,應提早擱田,控制無效分蘗發生,促進根系下扎,降低倒伏風險。苗數較多的田塊,應立即排水輕擱田;已達到或接近穗數苗的田塊,要適當脫水擱田;基本苗偏少、僵苗不發的田塊,應先脫水露田,促進新根生長,然后按照“時到不等苗”的原則適時擱田。擱田要輕擱、分次擱,控制高峰苗在預期穗數的1.4~1.5倍,提高群體成穗率。水稻生長中后期水漿管理,除在減數分裂期和抽穗灌漿期保持水層外,其余時期應以干濕交替灌溉為主,保持清水硬板,防止后期倒伏。收割前7~10天斷水,不能脫水過早,以防早衰。灌漿期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強降溫天氣來臨前及時灌水保溫,減輕低溫危害。

       3、因苗施肥: 通常畝產450-550公斤的直播稻田,每畝需純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鉀8~10公斤,堅持前促、中控、后補的原則。氮肥運籌堅持“一基三追”,基肥占30%、斷奶肥占10%、分蘗肥占20%~30%、穗肥占30%(分兩次施,以促花肥為主)。基肥、拔節肥中磷、鉀肥各占50%。對群體不足、苗長勢差的直播田,要以促轉化為主,每畝施尿素7.5公斤;對生長不平衡的田塊,可補施復合肥,用量不宜多。

       4、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直播稻生長中后期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紋枯病和“兩遷”害蟲,對稻縱卷葉螟和褐飛虱要比移栽稻更加注意防治,同時重視預防稻曲病和穗頸瘟。水稻生長期間,根據田間雜草發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芐·二氯、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藥防除。田間發現雜草稻應及早拔除,在常規粳稻孕穗期、雜草稻抽穗時進行二次拔除。

       5、強化抗災減災措施: 水稻生長中后期是臺風、暴雨、極端高溫等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季節,要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積水嚴重的田塊要立即排水。對溝系不配套的田塊,要搞好內外“三溝”配套,確保排灌暢通。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直播 水稻 田間 管理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