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早防夏谷銹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0
    核心提示:谷銹病以葉片受害為主,葉鞘也可發病。發病前期葉片不規則分布著大量鐵銹色、近圓形夏孢子堆,破裂后產生銹粉狀夏孢子。后期散生灰黑色橢圓形小斑點,即冬孢子堆。重發時葉片干枯,子粒秕瘦,甚至整株枯死。
    一、癥狀及發病規律

     

      谷銹病以葉片受害為主,葉鞘也可發病。發病前期葉片不規則分布著大量鐵銹色、近圓形夏孢子堆,破裂后產生銹粉狀夏孢子。后期散生灰黑色橢圓形小斑點,即冬孢子堆。重發時葉片干枯,子粒秕瘦,甚至整株枯死。

      病菌以病殘體上的冬孢子越冬,夏孢子也可以越冬,越冬的夏孢子在潮濕環境或土壤內可存活8~11個月。谷銹病田間始發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中旬進入盛發期,8月底9月上旬進入盛末期,此時病株率、病葉率分別達頂峰,而嚴重度急驟上升,至9月中下旬,田間出現枯葉及枯死株,倒折嚴重。

      二、發生原因

      夏谷銹病流行與當年7~9月降雨量成正相關。如7~8月雨量適中,9月上旬有30毫米以上降雨,灌漿初期將呈重發生,反之則輕發生。低洼、溝谷、潮濕地塊發病重,山坡、干燥的梯田發病輕,且有自溝谷向山坡發病程度逐漸減退的規律。田間密度大,長勢好的發病重,密度小、長勢差的發病輕;水肥條件好的發病重,反之發病輕。品種間抗病程度不同,如豫谷2號、高39等抗病性較好,青到老、長農10號、冀谷11等抗病性差。

      三、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谷子銹病的主要途徑,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和雜交組合,例如選用豫谷2號、高39等抗病品種。

      2.消滅初侵染源和早期發病中心。7月中下旬,及時進行田間調查,發現發病中心,及時用化學藥劑消滅發病中心;秋后和冬季將帶病谷草清除并焚燒,田園清潔后實行深翻土壤,以減少和控制侵染來源。

      3.合理灌溉和施肥。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控制后期不適當的灌溉及增施鉀肥等對防治谷銹病的發生均有較好效果。

      4.加強藥劑防治。一般年份在8月上中旬發病初期畝用20%三唑酮乳油50~70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防治。大發生年在第一次施藥后10~15天再施一次藥,可有效控制病情發生。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早防 谷銹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8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