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6-09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近幾年,玉米發生苗枯病、粗縮病、大小葉斑病等病害已成為制約玉米穩產高產的主要病害。不少農民咨詢防治措施。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專家團專家畢可政專門進行了解答。
    近幾年,玉米發生苗枯病、粗縮病、大小葉斑病等病害已成為制約玉米穩產高產的主要病害。不少農民咨詢防治措施。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專家團專家畢可政專門進行了解答。
      1.怎樣防治玉米苗枯。
      玉米苗枯病是新發現的一種病害,從田間調查看,煙單17號玉米發生較重,用適樂時拌種的基本不發病。發現病株后,用99%天達惡霉靈4000倍與1000倍天達2116摻混天達有機硅6000倍噴霧2次,中間間隔10天后,可基本控制病害。
      2.怎樣防治玉米粗縮病和矮花葉病?
      玉米粗縮病和矮花葉病是病毒性病害,由蚜蟲和飛虱傳毒。防治措施:在拌種的基礎上,在玉米四葉期,用3%天達啶蟲脒2000倍+天達裕豐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非常好;病毒病發生的地塊,用天達裕豐1000倍+1000倍天達2116摻混天達有機硅6000倍噴霧,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3.怎樣識別與防治玉米大、小葉斑?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侵染葉鞘和苞葉,小斑病除危害上述部位外,還可危害果穗。這二種病害統稱為玉米葉斑病。
      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癥狀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擴展成長菱形大斑,嚴重的長達10~30厘米,有些長斑甚至超過30厘米,有時幾個病斑連在一起,形成不規則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狀,很快變為青灰色,最后變為褐色枯死斑。空氣潮濕時,病斑上可長出黑色霉狀物。
      玉米小斑病的癥狀特點是病斑小,一般長不超過1厘米,寬只限在兩個葉脈之間,近橢圓形,病斑邊緣色澤較深,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數量一般比較多。
      玉米大、小斑病的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于病殘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孢子萌發,進行初次侵染,感病后的植株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要點:發病初期(8葉期)用20%三唑酮1500倍+70%代森錳鋅600倍+600倍天達2116壯苗靈噴霧,或用50%敵菌靈0.5千克(或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退菌特2000~3000倍)+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600倍+天達裕豐1500~2000倍液噴施,連續噴施2~3次,間隔10~15天。或用50%天達腐霉利50~100克于心葉末期至吐絲期噴霧1~2次。上述藥劑摻混天達有機硅6000倍,省工省時又省力,而且效果更佳,下雨無須再重噴。
    4.玉米田怎樣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增施有機肥,實行配方施肥,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培育健株,在此基礎上重點抓好一拌兩噴。
      (1)藥劑拌種:2.5%適樂時10克加天達2116浸拌種專用型12.5克加50%辛硫磷10毫升,兌水100毫升拌種5千克玉米種,晾干后播種。
     。2)噴霧:第一次噴霧在玉米4葉期,畝用99%天達惡霉靈5克加天達2116壯苗靈25克加3%天達啶蟲脒乳油15毫升,兌水15千克噴霧。第二次噴霧在玉米7葉期,畝用70%代森錳鋅50克加20%三唑酮50毫升加52.25%農地樂20毫升加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50克兌水30千克加天達有機硅6000倍,均勻噴霧。
      按照上述措施實施后,玉米全生育期基本免受病蟲為害,可以達到玉米質量好,產量增產超過15%的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