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鳳尾菇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5-14

       鳳尾菇(環柄斗菇),原產喜馬拉雅山丘陵地區。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教授、國際熱帶食用菌協會會長張樹庭博士,從印度中心食品工藝研究所博士處得到。1979年在香港首次栽培成功。鳳尾菇的菌蓋為灰白色,形似鳳尾,故而得名。后經廣東微生物研究所引入試種,逐步推廣全國。

        (一)生物學特征

        鳳尾菇在真菌分類學上屬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1.形態特征

        鳳尾菇子實體群生至叢生,菇蓋表面濕潤,小時青灰色,幾乎黑色。菌蓋寬7~12厘米,有的更大。孢子圓柱 形,光滑,孢子印白色。

        鳳尾菇的生活史是由擔孢子萌發成單核菌絲,單核菌絲(不同性別)互相結合成雙核菌絲。雙核菌絲互相結合,形成子實體。

        2.生活條件

        (1)溫度。孢子形成溫度12℃~20℃;孢子萌發24℃~27℃為宜。菌絲生長范圍 10℃~35℃。最適 23℃~28℃。子實體形成的溫度范圍10℃~30℃,最適25℃。

        (2)濕度。菌絲體生長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子實體生長需要空氣相對濕度為85%左右。

        (3)營養。主要營養是纖維素和木質素、氮素、碳素、礦質元素等。

        (4)酸堿度。鳳尾菇喜歡在略偏酸性或中性環境中生活,培養料中最適宜的PH值為6.5~7。

        (5)氧氣。必須有充足氧氣;空氣流通。二氧化碳積累不能超1%。

        (6)光線。菌絲在黑暗的條件下能正常生長,在子實體發育階段,對光的反應十分敏感,必須有一定的散射光線。

        (二)栽培方法

        鳳尾菇栽培方法多種多樣,可參照平菇栽培方法。

        1.栽培場地

        鳳尾菇可瓶栽、箱栽、室內大床栽培及陽畦栽培,也可在地道種植。因它適應環境的能力強,所以樹下、墻角下、果園里等都可以栽培。

        2.栽培季節

        適時栽培,正確掌握栽培季節,是播種成敗的首要問題。一般除夏季不能栽培外,一年三季均可栽培。因鳳尾菇比平菇耐高溫,但耐低溫的能力較平菇差。所以早春或冬季栽培,應選背風向陽的地方,陽畦栽培,池宜深一些。畦底可鋪些馬糞、麥草,潑水后讓其發熱而提高床溫。秋季宜早一點播種,免得后季溫度低而不出菇。

        3.培養料栽培鳳尾菇的原料可就地取材,如稻草、棉籽殼、廢棉、麥秸、玉米芯、甘蔗渣、木屑、樹葉、甜菜廢絲、紙屑等。

        常見配方:

        (1)棉籽殼(廢棉)加1%石灰粉。

        (2)麥秸79%、米糠20%、石膏1%。

        (3)玉米芯加1%石膏粉。

        (4)木屑80%、米糠19%、石膏1%。

        培養料調制參考平菇部分。

        4.播前準備

        播前應注意三件事:

        (1)選優良菌種,菌絲潔白、健壯、菌齡在20天左右。鳳尾菇栽培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菌種傳管次數不能太多,污染的菌種絕對不能用,否則給菌床帶來大量雜菌。

        (2)栽培場地清理消毒。消毒方法:先用石灰水噴灑一遍,再用殺蟲劑噴灑,以消滅栽培環境范圍的雜菌與害蟲。室內要閉門熏蒸;噴灑石灰水、殺蟲劑。

        (3)準備覆蓋物,遮陽設備。如塑料紙、弓架、草席 等。

        5.出菇前后管理

        栽培方式和播種可參考平菇栽培部分。

        出菇前的管理:出菇前的管理,主要是保溫發菌。室內注意通風,陽畦注意溫度變化。并及時觀察料面有無雜菌污染,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出菇后的管理:菇房最好保持20℃~25℃之間,注意通風,給予一定散射光照,促進原基分化。幼小菇蕾,不能直接噴水,應提高空氣相對濕度,菌蓋展平需水量最大,此時應加噴水。

        6.采收加工貯存

        當子實體轉入成熟期,菌蓋充分展開,邊緣上卷時,應及時采收。

    采收一批后,應將床面進行一次清理,并將料稍加壓實,停水3~4天,讓菌絲充分恢復并積累養分后再補水。 一般播種后30天可采收第一批菇,共采收3~4批。1~2 批基本上可采產菇的80%左右。

        加工貯存:分干制、鹽漬、制罐頭等。可參照平菇加工貯存法。

        (三)怎樣識別鳳尾菇、平菇母種、原種、栽培種的質量

        母種(即一級種):菌種的菌落純白、平整、色正、不萎、不倒。優良菌株不超過三代,傳管次數不宜過多。菌絲定格好,生活力強。

        原種(二級種):將母種接入原種瓶內,菌絲純潔、色正、菌絲壯實有力。

        栽培種(三級種):擴制成栽培種后,定植快、長勢好, 沒有雜菌污染,無衰老變質現象,菌絲體茁壯有力有清香菇味,菌種可少出幼菇。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