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污染料可再種平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5-13

     
        平菇栽培中,常因環境污染嚴重、菇房消毒不嚴、操作過程馬虎、菌種老化等原因,造成接種后培養料受到雜菌感染,嚴重者全部報廢。對這種情況,為了不浪費原料,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處理:

        1.巴氏滅菌法 每100公斤污染料用6000~7000克石灰,400~500克的25%多菌靈,將污染料調至含水量達65%。拌勻后,盡可能地把料堆高,用4厘米粗的木棒在堆上垂直打孔至底部,每隔30~40厘米打一孔洞,旋轉拔出。打完后,覆膜發酵,待料溫升至60℃~70℃時翻堆。復堆后,按前法再翻堆兩次,然后散堆降溫,接入生活力強的菌種,用種量為15%左右。

        2.常壓滅菌法 先將污染料曬干,曬時用耙子耙動,共曬2~3天。按污染料100公斤、石灰3000克、多菌靈300克來配料,將含水量調至60%左右,裝袋后在常壓下滅菌10~12小時,再悶12小時,待冷至常溫后,接入適齡菌種。

        接種后,培養室溫度保持在15℃~20℃,菌絲能正常發育,35天左右即可滿袋,40天出現菇蕾,再過4~5天就能收菇。發育時間比正常料晚5~7天,可收2~3潮菇,生物效率達70%~8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30 second(s), 190 queries, Memory 1.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