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提高夏季菌種成品率的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28
    核心提示:蘑菇、香菇、平菇等秋栽菇類的菌種,大多是在夏季進行生產和培養的。在高溫條件下制種,往往污染率高,而成品率低。因此,為了保證秋菇適期種植和夏季菌種生產的質量,必須抓好滅菌、接種、培養這三條技術措施。
         蘑菇、香菇、平菇等秋栽菇類的菌種,大多是在夏季進行生產和培養的。在高溫條件下制種,往往污染率高,而成品率低。因此,為了保證秋菇適期種植和夏季菌種生產的質量,必須抓好滅菌、接種、培養這三條技術措施。 
     
        一、抓好培養基滅菌。夏季溫度高,配制的培養基要求新鮮、不霉變,拌好的原料要及時裝入瓶、袋滅菌。制做瓶裝菌種,要盡量減少棉塞和牛皮紙受潮現象。每次滅菌時,應用塑料袋封裝少量棉花和牛皮紙帶入一并滅菌。滅菌后,及時在接種箱內更換受潮的封口物。采用袋式生產菌種,每道生產環節都要輕裝、輕拿、輕放,凡是刺破、擠破、脹壞的塑料袋,均應用醫用膠布粘封好或采用雙層袋套好。袋口可用橡皮圈或撕裂帶代替棉塞和套環進行封扎。袋裝基質可視裝料量的多少,適當延長滅菌時間1-2小時,且排氣要慢。 
     
        二、改進接種技術。因接種箱內采用酒精燈火焰接種,溫度上升常達40-50℃,極易灼傷或燙死菌種。因此,接種要安排在早晚或夜間氣溫稍低的時間內進行。接種時,每次轉瓶量比常規生產時適當減少,接種量要相對增大,瓶口上部的老化菌絲要挖除干凈。 
     
        三、加強菌種培養管理。菌種培養場地要求清潔、無毒、無蟲、涼爽、無陽光照射,相對濕度在60%以下。剛接好的菌種,必須等瓶袋外部和封口物干燥后,再進行堆疊。堆疊的高度和堆間的距離,要掌握不產生堆溫、有利于通風、方便管理等原則。夏季制種染菌快,一般接種3天后應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污染菌種就要及時清除。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009 second(s), 171 queries, Memory 1.3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