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適宜秋季生產的食用菌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25
    核心提示:菌種是食用菌生產的重要條件之一,引進菌種的品種、菌株,應當適宜當地栽培條件,還要有好的品質、產量和市場。今年秋季主要應用品種如下。
           菌種是食用菌生產的重要條件之一,引進菌種的品種、菌株,應當適宜當地栽培條件,還要有好的品質、產量和市場。今年秋季主要應用品種如下:
     
      1、平菇:“8359、農科12”。適宜春秋季節出菇。發菌溫度5-36℃,最適24-28℃;出菇溫度5-25℃,最佳18-20℃。叢生或覆瓦狀疊生,小厚葉片,大朵型,菌蓋灰至深灰色,菌柄細短,菌褶白色、細密,朵形緊湊,菌肉緊實,商品性好。這兩個菌株抗雜抗病力強,一般生產中不會感染黃菇病等病害,豐產性好,生物學效率可達150%以上,試驗中第一潮菇最高達到182%,是春季和早秋栽培的當家種之一。
     
      2、雙孢菇:“2796”。由福建輕工所培育,是國內生產當家種。進行商品性栽培時使用該菌株效果較理想,一般不宜盲目更換菌株。
     
      3、香菇:“農香66”。屬中溫型,適宜春秋出菇或夏季反季栽培,菌齡60天左右,菌蓋紅褐色,菌柄細,菌肉較厚,商品性狀好,菌絲抗性好,抗感染力強,一般生物學效率在100%左右。
     
      4、猴頭菇:“H-08、H-99”。春秋出菇,個頭中等偏大,毛刺適中,抗雜力強,商品性好。
     
      5、雞腿菇:“Cc168、Cc833”。分別為大中型和純白型,抗雜力強,產量高,商品性好,是目前大面積栽培的當家菌株。
     
      6、柳松菇:“魯柳1號”。從野生菇分離馴化后選育的菌株,明顯具有抗逆性好、栽培成功率高、菇相好、商品價值高等生產優勢,是目前進行商品生產的當家種。
     
      7、黑木耳:“Au10、8黑22”。耳片偏小,勻稱,泡發率高,口感好,商品價值高。
     
      8、毛木耳:“黃背木耳、雜交22”。耳片厚而大,產量高,抗雜性好。尤其鮮銷,市場效果理想。
     
      9、榆黃菇:“魯選72”。中高溫型菌株,產量與平菇持平,抗性極好,適應性強,生料、熟料、發酵料播種均可。不足處是菌蓋皺褶,呈小波浪形,不利于運輸。
     
      10、杏鮑菇:“XZ-1”。棒狀形菌株,發菌速度快,出菇產量高,是多年培育的當家菌株之一。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152 second(s), 123 queries, Memory 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