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秋番茄晚疫病的發生原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0
    核心提示:發病條件 晚疫病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病菌發育最適濕度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低溫、陰雨、濕度大,早晨和夜晚多霧的情況下易發病。在重茬地、偏施氮肥或密度過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時容易引發病害。

    發病條件 晚疫病屬低溫高濕型病害,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即可成功侵染,病菌發育最適濕度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低溫、陰雨、濕度大,早晨和夜晚多霧的情況下易發病。在重茬地、偏施氮肥或密度過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時容易引發病害。

    發生原因

    一是輪作倒茬困難。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輪作倒茬困難,連作使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危害加重。

    二是田間病株處理不當。有的種植戶把植株殘體堆積田頭地頭,沒有進行深埋或燒毀,殘葉病果地里隨處可見。

    三是氣候因素。一般,秋季連陰雨天氣較多,氣溫偏低,田間濕度大,為晚疫病的傳播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是防病意識不強。有的種植戶未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防治原則。發病后用藥次數不夠,噴藥后遇雨沒有補噴等,都導致防治效果不佳。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102 second(s), 269 queries, Memory 1.5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