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制作蔬菜有機肥:漚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3
    核心提示:漚肥,又稱草塘泥、窖肥等,是以作物秸稈、青草、樹葉、綠肥等植物殘體為主要原料,混合人畜糞尿、泥土,在常溫、淹水的條件下,由微生物厭氧發酵分解而成的有機肥。

    漚肥,又稱草塘泥、窖肥等,是以作物秸稈、青草、樹葉、綠肥等植物殘體為主要原料,混合人畜糞尿、泥土,在常溫、淹水的條件下,由微生物厭氧發酵分解而成的有機肥。

    腐熟的漚肥,顏色墨綠,質地松軟,肥效持久。漚肥的養分含量隨漚制材料的種類及物料配比不同而異,用綠肥漚制比草皮漚制的養分含量高。漚肥在蔬菜上大都用作基肥施用,在定植前結合整地撒施后翻耕,防止養分損失,每畝1600~2600公斤,施用時最好與速效氮、磷肥配施。

    漚制步驟  以草塘泥為例,材料以塘泥為主,搭配稻草、綠肥和豬廄肥,也可加入脫谷場上的秸稈等有機廢棄物漚制。在冬、春季節取塘(河)泥,拌入切成20~30厘米長的稻草,堆放田邊或河邊,風化一段時間。在田邊、地角挖坑,坑的大小和深度根據需要而定,挖出的泥可作埂,增大坑的容積,并防止肥液外流或雨水流入。坑底及土埂要夯實防漏。經風化的稻草、塘(河)泥按比例加入綠肥或豬廄肥等材料,于3~4月間運到坑中漚制,混合肥上要保持淺水層。經過1~2個月后,當坑內的水層由淺色變成紅棕色并有臭味時,表明漚制的肥料已經腐熟,可以用來施用。

    漚制竅門  坑內保持4~6厘米淺水,使有機物處于低溫厭氧條件下分解,如果水層太深、溫度低、不易分解。坑內不應時干時濕,防止生成硝態氮而遭受淋洗或反硝化脫氮。材料合理配比,如塘(河)泥占65%~70%,稻草占2%~3%,豆科綠肥10%~15%,豬廄肥20%左右,對于秸稈、雜草等應加入適量人畜糞尿調節酸堿度。定期翻堆,每半個月翻1次,使上下物料受熱一致,分解均勻。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制作 蔬菜 有機肥 漚肥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