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加快金針菇轉潮的七要點介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1
    核心提示:金針菇轉潮是指從一潮菇采摘結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過程。轉潮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金針菇的總產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針菇的轉潮做一介紹。

    金針菇轉潮是指從一潮菇采摘結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過程。轉潮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金針菇的總產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針菇的轉潮做一介紹:

    及時清理料面 子實體菌蓋直徑達1~1.5厘米、菌柄長14~15厘米時采收,采收后及時清除料面上殘留的菇腳及小菇,剔除個別料面上板結的老菌絲,盡量減少機械損傷,保護好原有菇原基。

    適當通風降溫 在出菇階段,為了采收到蓋小、柄長、色淺、肥嫩的優質金針菇,一般在菌袋上覆蓋一層地膜,以保證金針菇生長所需的濕度,并創造一個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微環境。但高濕度、高二氧化碳濃度又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風透氣,使其盡快形成原基,加速轉潮。

    給予微弱的散射光 金針菇完全可在黑暗環境中形成菇原基,但形成的數量遠不及在微弱散射光環境下形成的多,因而在轉潮時要給予一定的散射光,“三分陽、七分陰”的環境可加快菇原基分化,使其形成菇蕾。
     
      合理調控溫度 金針菇原基形成的最適溫度為13℃~15℃。如果氣溫偏高,可在菇房空閑地加大噴水量,全面通風降溫。應注意的是,溫度高時濕度不能太大,否則會使菇腳變黑,絨毛增多,進而引起病害。如果氣溫偏低,可以噴灑熱水或給菇房加溫,以避免因溫差過大而延緩菇原基的形成,影響菇蕾的生長,不利于轉潮。

    培養料的含水量要適宜 培養料的含水量必須達65%~70%時才能保證其正常生長及后期順利轉潮。如果培養料較干,可一次在袋內加入較多的清水,2~4個小時后倒出多余的水,每袋補充50~100毫升即可。
     
      掉頭出菇 第二潮菇采摘后,應掉頭在另一端出菇,可使轉潮加快,產量與第一潮菇相當。但要注意的是,菌絲沒有發透或有雜菌感染的菌袋不宜掉頭出菇。

    防四周出菇 袋栽金針菇常出現四周出菇,中間沒有或很少出菇的現象,可在培養料中加入20%的雜木屑,不僅可防止四周出菇,還能促進菇原基的形成。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839 second(s), 304 queries, Memory 1.6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