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如何栽培芽苗菜和葉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19
    核心提示:芽苗菜生產周期短,品種多,能快速滿足災區的需求。

    芽苗菜生產周期短,品種多,能快速滿足災區的需求。

    豌豆苗:溫室、大棚、室內均可進行。

    選用品種:青豌豆、麻豌豆等品種;剔除破殘、畸形、霉爛種子。

    浸種:清水淘洗2~3次,浸種18~24小時,浸種水量為種子體積的2~3倍。

    播種:栽培容器可選各類輕質平底塑料育苗盤,底部鋪1~2層舊報紙;浸種后的種子再清洗2~3次,均勻撒播在育苗盤中。

    催芽:播完的苗盤摞疊放置,18~22℃適溫下催芽2~4天,每天1次倒盤和澆水。

    管理:催芽后的育苗盤排放在立體栽培架或臨時搭建的木架上,每層間隔40厘米;小水勤澆,每天噴水2~3次,依天氣而定,氣溫低時少澆,高溫、干燥時多澆,溫度為18~23℃。避免陽光直照。

    收獲:豌豆苗8~12天,幼苗10~15厘米長時即可采收上市銷售。銷售過程中,盡量放在低溫冷涼處,5~10℃可短期保存3~5天。

    黃豆芽、綠豆芽:最好選用第一年新收獲的種子。

    浸種:加入與豆粒等量的溫水浸泡8~10小時,瀝干水分,裝入干凈的木桶、盆或水槽內,底部要有排水孔。種子厚度15厘米左右,表面用清潔麻袋布等遮光。25℃環境。4~5小時淋水一次,每次淋水要漫過豆粒,然后排盡。豆芽長到1~2厘米時注意防治內部高溫爛芽。

    收獲:5~7天后,豆芽8厘米左右時可采收。

    注意事項:災區注意要用無污染和無病害的清潔水。

    小白菜、菜心:選擇矮腳白、四月蔓、五月蔓或當地適宜品種。

    整地:將菜地淺翻,做高平畦,畦面寬0.8~1.2米,畦高20~30厘米,畦溝寬30厘米。畝施尿素20公斤,平整。

    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平整畦面上,每畝用種量約1公斤。覆蓋細土約1厘米,輕輕壓實。然后澆水。最好覆蓋地膜或稻草,上搭建小拱棚,如有條件可在小拱棚上覆蓋草苫等。

    管理與收獲:待幼苗出土后揭開地膜或稻草,根據情況3~7天澆水一次。每10天追施一次尿素。播種后25~30天可間苗采收上市。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10%吡蟲啉1500~2000倍,或防蟲網覆蓋。

    夏秋甘藍:選夏光、爭春、延春、中甘16至20號等品種,7-9月采用遮蔭網育苗。苗齡一般為35-40天。

    定植:早熟品種畝栽苗3500-5000株,晚熟品種畝栽苗1200-1500株。

    灌水:播種時要灌水,水澆透后才撒土、播種、再蓋干土。出苗以后一般不再灌水。定植秧苗時灌一次定植水,4-5天后灌一次緩苗水后控制灌水而蹲苗。從結球開始重灌水后,地面見干就應重灌水,一直到葉球緊實而開始收獲或每次收獲后,都應重灌水。

    病蟲害防治:防治軟腐病,病毒病和小菜蛾、蚜蟲、黃條跳甲、菜青蟲等。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栽培 芽苗菜 葉菜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984 second(s), 280 queries, Memory 1.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