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增加蔬菜大棚二氧化碳含量的招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5
    核心提示:蔬菜總干重的90%~95%來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只有300微升/升左右,不能滿足作物的需要。

    蔬菜總干重的90%~95%來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只有300微升/升左右,不能滿足作物的需要。特別是在封閉的保護地條件下,因大棚內外空氣交換少,常造成二氧化碳缺乏,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因此,提高蔬菜周圍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產量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增施有機肥

    施用有機肥不僅為蔬菜生產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滿足蔬菜生長需要,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而且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在生產中比較常見的二氧化碳增量措施就是在土壤中增施有機肥和在地面上覆蓋稻草、麥糠等,通過微生物降解作用,緩慢釋放出二氧化碳,持續不斷地補充到大棚內。但是光靠增施有機肥來補充二氧化碳還不能滿足蔬菜的需要。

    二、合理放風

    在晴好天氣時,一般每天放風3次。第一次放風應在早上拉苫后的一個小時,此次放風主要是除濕、讓棚外二氧化碳進入棚內,促進光合作用。此時棚外溫度低,要注意掌握放風口要小,時間要短。第二次放風應在棚內溫度上升到28℃~30℃時進行,這次放風的目的仍是排濕和增加棚內二氧化碳,風口要比第一次大點。第三次是在溫度上升到32℃左右時進行,風口再加大,直至下午棚內溫度降至20℃時關閉風口。

    三、化學反應法

    利用硫酸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具體做法是:在棚室內設30個盛硫酸的容器,一般用塑料桶為宜,不宜用金屬容器,將小桶掛在不影響田間作業的空間,高度與蔬菜植株高度平齊,將98%的工業硫酸按酸、水比例1:3稀釋,切忌將水倒入酸中,以免濺出傷害作物。每個小桶倒入0.5公斤稀酸,每天每小桶加入碳銨100克,一般加一次酸可供加三日碳銨用,如果加入碳銨后不冒泡,表示稀酸反應完全,清除剩余溶液。

    四、燃放沼氣

    選用燃燒比較完全的沼氣燈或沼氣爐作為施放器具,在每天日出之后燃放。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