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黃瓜化瓜 要分析原因對癥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5
    核心提示:在日光溫室和大棚等保護地黃瓜生產中,化瓜現象發生較重,導致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影響了菜農的經濟效益,已成為黃瓜生產的主要障礙。要降低化瓜率,可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在日光溫室和大棚等保護地黃瓜生產中,化瓜現象發生較重,導致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影響了菜農的經濟效益,已成為黃瓜生產的主要障礙。要降低化瓜率,可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發病原因及條件

    黃瓜化瓜的發生與氣候及栽培管理等有密切關系。

    1.過分密植引起化瓜。

    2.夜溫較高,施用過多的氮肥,植株呼吸作用增強,導致徒長,發病更為嚴重,尤其是開花坐果期,光合作用下降,雌花和幼瓜缺乏營養物質而引起化瓜。

    3.溫度調控不合理。溫度過高、過低都可造成化瓜。

    4.棚室內缺少二氧化碳引起化瓜。

    5.采瓜不及時。瓜條采收不及時,影響養分均衡向幼瓜輸送,特別是根瓜不適時早摘,更容易出現墜秧而化瓜。

    6.噴灑不適宜農藥或噴藥濃度過高,或受到有害氣體毒害,導致葉片正常的生理活動被破壞,以及病蟲危害造成的功能葉干枯等,植株所制造的養分無法滿足結瓜需要時,就發生化瓜。

    二、防治措施

    1.選擇優良品種。宜選擇保護地栽培的專用黃瓜品種,要求抗逆性、抗病性強,如津春3號、津優3號、中農13號等。

    2.合理密植。采用大小行定植,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畝栽植3500株左右,以改善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強植株抗病性。

    3.加強肥水調控。定植后澆緩苗水,以后不再澆水進行蹲苗,以中耕為主。在根瓜長15厘米左右,及時澆催瓜促秧水,并畝追施速效氮肥15~20公斤。進入結瓜盛期,5~7天澆1次水,10~15天追1次肥,澆水宜勤澆淺灌。

    4.調節溫、濕度,增加植株營養。緩苗期保持白天30℃左右,夜間18℃左右,緩苗后溫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間13℃~16℃,高于30℃要透風降溫,以減少呼吸消耗。每次澆水后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采用補充二氧化碳或葉面噴施1%葡萄糖液,以促進同化作用,有效控制化瓜。

    5.改善棚室及栽培條件。經常清除薄膜上的灰塵,通過放風等措施減少薄膜內表面的結露現象,防止光的折射,來增加透光量;在保溫的前提下,不透明的覆蓋物要早揭晚蓋,以延長光照時間;在設施內的中柱上或后墻上垂直張掛反光幕,增加光照。及時進行植株調整,在黃瓜開始伸蔓時搭架和綁蔓,結瓜期摘除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多余的雄花和卷須,以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使植株受光均勻,提高光合效率。

    6.及時采收。要及早摘除根瓜,及時采收達到商品成熟度的瓜,以便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對不正常瓜,如大肚瓜、尖嘴瓜等應盡早摘除,以免影響正常瓜的生長。

    7.綜合防治病蟲害。在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一旦發病,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科學用藥。即噴藥濃度要適宜,噴布要均勻,盡量不要噴在花朵上,以免影響授粉而化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黃瓜 化瓜 分析 原因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02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