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茄子黃萎病的發生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5
    核心提示:由于氣溫的原因,使茄子黃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發病率40%~50%,嚴重年份發病率達70%以上,使茄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為有效防治茄子黃萎病,就要了解其發生特點,做到早發現早預防,現介紹如下。
        近幾年來,由于氣溫的原因,使茄子黃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發病率40%~50%,嚴重年份發病率達70%以上,使茄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為有效防治茄子黃萎病,就要了解其發生特點,做到早發現早預防,現介紹如下。

      一、病害癥狀

      茄子黃萎病多在門茄坐果后發病,盛果期病株急劇增加。發病初期,植株中下部葉片葉脈間或葉緣萎黃上卷,逐漸向上發展,使半邊枝葉變黃枯死,果實僵化不長,因此,又叫半邊瘋。嚴重時全株枯死,葉片脫落,變成光桿。剝開根、莖皮層,可見維管束變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

      二、發病條件

      1.氣候條件

      溫度是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一般氣溫20~25℃,潮濕多雨條件下發病重。氣溫28℃以上,病害受到抑制。從定植到開花期,日平均氣溫低于15℃的日數越多,發病越早越重。

      2.栽培條件

      地勢低洼、土質粘重、鹽堿地、多年連作、定植傷根、栽植過稀、冷水澆灌等,均可加重黃萎病。

      三、防治方法

      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堅持農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是防治茄子黃萎病的有效措施。

      1.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一般葉片長圓或尖形,葉緣有缺刻、葉面茸毛多,葉色濃綠或紫色的品種較抗病。

     。2)輪作倒茬 與非茄科作物實行5年輪作,不和茄科作物鄰作,最好選用前茬為蔥、蒜的土地栽培。

     。3)深翻增肥 進行秋翻秋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6噸,三元復合肥 15~20kg,尿素10kg,鉀肥10~15kg,切忌偏施氮肥,忌施生糞。

     。4)施用壯根劑 合理使用壯根劑可使根系發達,增強抗病力。

     。5)合理密植 行株距50cm×30cm,每畝栽苗4000株左右

      (6)提高定植質量 茄子定植要堅持“四不”,即定植不過早,在10cm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選擇晴暖天氣定植;起苗要帶大土坨,做到不傷根;中午烈日下不栽苗,以早晚栽苗為好;栽苗不過深,以土埋平土坨為宜。實行地膜覆蓋栽培,最好再扣小拱棚。

      (7)巧管水肥 茄子生長前期,地溫偏低,要選擇晴暖天氣澆水,防止陰冷天澆水,使地溫低于15℃,誘發黃萎病。高溫季節,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不干裂,防止地裂傷根。“門茄”坐果后,追肥2~3次,每次每畝追氮肥10~15kg,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 據試驗,在茄子發病初期,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g,5~7天灌1次,連灌2~3次,病株可迅速恢復健康生長,效果顯著。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茄子 黃萎病 發生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6.968 second(s), 714 queries, Memory 2.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