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滑子菇的死菇原因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9-20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滑子菇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是我縣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種。但在出菇階段,經常出現死菇造成減產或絕收。則出菇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滑子菇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是我縣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種。但在出菇階段,經常出現死菇造成減產或絕收。則出菇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強對流風吹干死菇。當滑子菇的子實體菌蓋生長黃豆粒大時與上菇棚內的溫度不夠,加之通風口過大,較強的干熱風進入菇棚,使菇體被風吹干而死,澆水后則爛菇。

      防治措施:

      1.每天菇棚內噴水3-4次,空間相對濕度達到85-95%。

      2.通風口的大小,要根據天氣而定。下雨天或早晚通風口要適當大些。大風天要小開口或不開通風口。

      二、高溫高濕:滑子菇的子實體生長到米粒大小時,遇上持續高溫,加之向菇體上噴水造成高溫高濕,缺氧而死菇。

      預防措施:

      1.菇農購菌種時,選擇符合當地氣候的廣溫型菌種,具有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菌種。

      2.開盤(棒)搔菌:一定要待外界氣溫穩定在24度以下,溫差在10度以上。

      3.一但溫度過高時,要噴冷水或加蓋遮陽網,晝夜通涼風。

      三、菇蠅、蚊蛆:滑子菇的菌絲、子實體被菇蠅、蚊蛆咬傷之后噴水,加之糞便的交叉感染而死菇。

      預防措施:

      1.搞好菇棚內外的環境衛生。

      2.在菇蠅繁殖旺期,菇棚內晚間嚴禁有燈光。

      3.菇棚內掛黃板粘或用糖醋液來淹死菇蠅。

      4.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用菌專用殺蟲藥劑,及時防治蟲害。

      四、出菇過密。噴施蘑菇生長素過量過勤時,盤面出菇過密,大小不均,造成營養供小于求,造成小菇死亡。

      預防措施:

      1.噴施蘑菇的營養生長素,要等滑子菇出完1―2茬菇后再使用。

      2.以出現密菇時及早去大養小,適當增加營養液。

      五、黃粘菌。屬細菌性病害,嚴重時會絕收。病原來源于高溫高濕時的闊葉腐木及爛草叢等,傳播方式,風、雨、蚊蟲等。黃粘菌病征:初發時,點線后連成片,向整拍擴展,顏色鮮黃,有腥臭味。

      預防措施:

      1.及時清菇棚外的雜草。

      2.開盤(棒)前嚴格消毒,重噴食用菌專用藥。

      3.開盤后發現及時用菇醫生,細菌殺、黃粘菌殺等藥。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滑子菇 死菇 原因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2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