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山藥栽培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4-15
    核心提示:一、土壤疏松好,塊莖易膨大。 土壤的疏松對于根莖的伸長和膨大至關重要。栽植溝挖深要達到1米左右,沙質壤土疏松透氣,提溫快,前期發苗好,有利于塊莖伸長;黏重的土壤冷硬,透氣差,不利于塊根伸長,但肥力好有后勁。不論什么樣的土質,可以每畝地摻施牛馬糞或粉碎

        一、土壤疏松好,塊莖易膨大。

        土壤的疏松對于根莖的伸長和膨大至關重要。栽植溝挖深要達到1米左右,沙質壤土疏松透氣,提溫快,前期發苗好,有利于塊莖伸長;黏重的土壤冷硬,透氣差,不利于塊根伸長,但肥力好有后勁。不論什么樣的土質,可以每畝地摻施牛馬糞或粉碎的作物秸稈(麥穰、稻殼也可以)1000公斤以上,這樣既增加土壤有機質,又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土壤中的大塊石子、磚瓦、沙礫要除掉,以免造成根莖的傷害。挖溝最好提前到封凍前,有利于風化土壤,形成好的土壤結構。灌水應越早越好,以利盡早提升地溫。

        二、基肥要用足,地膜應覆蓋。

        每畝基施腐熟好的雞鴨糞肥或豬羊糞肥3000公斤以上,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以上,磷酸二銨50公斤左右。有條件的增施生物菌肥和豆餅肥100公斤,硼鋅鐵微肥各一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后填在栽植溝里。用水灌足后,待地溫升到15度時才能播種。播種后應覆蓋地膜提溫保墑。5月底要撤膜,以利塊根下扎。

        三、種苗須處理,防病又防蟲。

        山藥播種后容易感染根腐病和立枯病,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山藥種進行處理,可以用咯菌腈(適樂時)1000倍或阿米西達1500倍浸泡山藥種,并順溝噴藥后再播種,確保山藥苗期不死棵。

        春季地下害蟲比較多,主要為螻蛄、金針蟲、蠐螬、地老虎,較為有效的辦法是順溝噴施1500倍的辛硫磷。或者用高濃度銳勝(噻蟲嗪)噴溝防治地下害蟲,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四、中期保莖葉,三項注意好。

        山藥到生長中期,陰雨天多,濕度大,容易引發炭疽病、褐斑病、釘孢葉斑病、褐色腐敗病、病毒病。可以用阿米西達1500倍加銅高尚600倍噴霧,間隔15天一次,共噴施2-3次即可。褐色腐敗病可以用以上方法灌根,特別是大雨過后。病毒病重點是防治好白粉虱、螨蟲。注意追施化肥,生長中期追施2-3次即可,每畝每次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5公斤左右。注意及時摘除山藥豆,減少養分消耗。

     
    分享:
    關鍵詞: 山藥 栽培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795 second(s), 1167 queries, Memory 3.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