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綠肥蠶豆的栽培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9-14
    核心提示:1.適時播種 蠶豆前茬一般為旱作物,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適宜的播種期應在10月中下旬,作綠肥最遲不超過11月5日。 2.催芽播種 松江地區大面積實際種植則多為稻板茬,由于受前茬單季晚稻成熟期的制約,播種期被迫推遲,為爭得季節,單季晚稻成熟后及時收割出茬。蠶豆經

        1.適時播種

        蠶豆前茬一般為旱作物,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適宜的播種期應在10月中下旬,作綠肥最遲不超過11月5日。

        2.催芽播種

        松江地區大面積實際種植則多為稻板茬,由于受前茬單季晚稻成熟期的制約,播種期被迫推遲,為爭得季節,單季晚稻成熟后及時收割出茬。蠶豆經浸種催芽后播種(撒播除外),力爭早播,早出苗,以利于壯苗和增強抗寒能力。

        3.合理密植

        根據生產實踐,綠肥蠶豆播種量比鮮食蠶豆要高,人工插種每穴一粒小粒種一般每畝8公斤,撒播可以適當增加用種量。

        4.播種方法

        4.1 人工插播:采用拉繩播種,畦寬二米種三行,穴距20厘米,種植深度2-3厘米,播后覆土。

        4.2 撒播淺耕:水稻收割前一周左右,撒播蠶豆種子,收割后及時用淺耕機開溝覆土,并清理溝系。做到減少露子,注意均苗。

        5.適量施肥

        種植綠肥并不是不用施肥,適當適時施肥能促進生長、增加鮮重、提高肥效,以肥養肥。在單季晚稻收割出茬后,播種時,每畝撒施過磷酸鈣30公斤加20公斤碳銨,以促進早出苗、早分枝和提高抗寒能力。

        在立春后,視田間長勢,適當追肥,一般每畝施碳銨20~25公斤,促進生長。

        6.加強管理

        蠶豆的生長最怕積水,溝系的配套工作尤為重要。播種后應及時清理溝系,確保排水暢通,以免爛根死苗。播種后,如遇連續干旱,應及時進行溝灌抗旱,待表土滲透濕潤后,立即排除積水。

        7. 掌握耕漚時期與用量

        綠肥的耕翻漚爛時間,不僅影響到鮮草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后茬作物的生長和發育。一般氣溫在12℃~18℃時,綠肥耕漚后15~20天,即有大量養分釋放。掌握了適宜的耕漚期,就不會對后茬水稻種子發芽產生不良影響加上綠肥茬雜交水稻生長季節的要求,綠肥耕漚期不宜過遲,鮮草產量不宜過高。

        蠶豆以盛花期肥效最高,盛花期耕漚最為適宜(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后),蠶豆鮮草依土質、耕作條件和種植方式確定返田量,一般每畝以1500公斤左右為宜,掌握"時到不等量、量到不等時"的原則,最遲也應在4月底前耕翻漚田。在具體耕漚時間上,必須根據氣溫、土溫和土壤質地等來確定,耕漚時最好選晴天,采取先干耕后灌水的耕翻漚制方法。

     
    分享:
    關鍵詞: 蠶豆 栽培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