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11-15
    核心提示:一、拉大晝夜溫差。秋末冬初白天氣溫高,夜間氣溫低。白天蓋層薄膜,使菇畦內(nèi)溫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點后打開薄膜,使溫度迅速下降。連續(xù)幾天,原基就會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發(fā)育成菇蕾。 二、控制菇場濕度。轉(zhuǎn)色后,初期維持菇畦相對溫度在85%左右,隨著大量

        一、拉大晝夜溫差。秋末冬初白天氣溫高,夜間氣溫低。白天蓋層薄膜,使菇畦內(nèi)溫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點后打開薄膜,使溫度迅速下降。連續(xù)幾天,原基就會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發(fā)育成菇蕾。
      
        二、控制菇場濕度。轉(zhuǎn)色后,初期維持菇畦相對溫度在85%左右,隨著大量菇蕾分化出菇蓋、菇柄后,降低空氣相對濕度至80%左右。
      
        三、創(chuàng)造適宜的干濕差。秋菇前期,菌筒內(nèi)部含水量較充足,完全能滿足第一茬菇子實體生產(chǎn)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噴水,掀膜通風,讓菌筒表面干燥1~3天,再蓋上薄膜,以提高畦溫,促進菌絲生長。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會發(fā)白長出菌絲。這時再噴水增濕,掀膜通風,提升溫度,促使下一批菇生長。
      
        四、保證通風,減少畸形菇。氣溫在23℃以上時,每天早、中、晚各通風一次。氣溫在17℃以下時,每天通風一次即可。要保證子實體生長期間有足夠的水分和新鮮空氣。
      
        五、給予充足光照。香菇子實體在生產(chǎn)期間必須有一定的非直射陽光的光照,一般能在菇棚內(nèi)順利閱讀報紙上的小字的光照強度就可以了。
      
        六、預(yù)防雜菌感染,延長菌筒壽命。可在墻壁、菇架、地面上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來蘇水溶液防治雜菌感染。
     
    分享:
    關(guān)鍵詞: 香菇 出菇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535 second(s), 1193 queries, Memory 4.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