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白靈菇袋料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15
    核心提示:1、栽培季節性 白靈菇屬于中溫型菇類,菌絲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4~27℃,長菇最適溫度為12~22℃,因此栽培季節應安排在9月上旬接種,10月中旬進入長菇;春季宜在2月上旬接種,5月上旬收完。 2、培養基配制 白靈菇菌絲具有較強穿透力,能充分利用分解基質營養,最適高氮

        1、栽培季節性 白靈菇屬于中溫型菇類,菌絲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4~27℃,長菇最適溫度為12~22℃,因此栽培季節應安排在9月上旬接種,10月中旬進入長菇;春季宜在2月上旬接種,5月上旬收完。 

        2、培養基配制 白靈菇菌絲具有較強穿透力,能充分利用分解基質營養,最適高氮配方,常用培養基配方:(1)棉籽殼40%,雜木屑40%,麥麩10%,玉米粉8%;(2)雜木屑38%,甘蔗渣40%,麥麩12%,玉米粉8%;(3)玉米芯50%,棉籽殼28%,麥麩12%,玉米粉8%。各組配方均另加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掌握60%~65%,來菌前pH6~7。秋季氣溫高,培養基可加入0.5%石灰,防止酸料。制作方法按常規。 

        3、接種發菌 栽培袋選用15厘米×32厘米×0.05厘米或17厘米×34厘米×0.05厘米規格的低壓聚乙烯薄膜袋,裝料量占整袋的3/4,余下1/4作扎口或套環塞棉口。常壓滅菌保持100℃16小時,冷卻到25℃時,在無菌條件下接入菌種。發菌培養溫度25~28℃,室內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經常通風換氣。菌絲培養階段防強光照射。

        4、出菇管理 菌絲經過30~45天的培養,當菌袋料面或袋旁出現原基時,表明生理成熟;即可搬進出菇棚內長菇。栽培方式可以室內架層立放培養,也可在野外蔭棚露地立放罩膜培養。野外生態條件好,對長菇有利,菌袋移入出菇棚(房)后,應去掉套環及棉塞,打開袋口。溫度控制10~23℃,培養7天左右出現原基并分化為幼蕾。

        5、采收加工 當子實體長至8~12厘米時,即可采收。其方法:手握菌柄整朵拔起,清理袋口及四周的殘留,讓菌絲生息,5天后繼續噴水、控溫,促進長2潮菇。鮮品直接上市或鹽漬,也可切片加工烘干出口。
     
    分享:
    關鍵詞: 白靈菇 栽培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479 second(s), 351 queries, Memory 1.7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