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香菇夏栽五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17
    核心提示:栽培設施:普通食用菌大棚,按大約25厘米層高搭建出菇架,每個架子大約設5~7層。將棚內灌入清水,等水滲下后,在棚內撒放石灰粉,即可將菌袋搬到架子上。 降溫設備:多功能水溫空氣調節器,具有夏季降溫、冬季升溫雙重調溫作用,使用效果不錯。在菌種發菌過程中,可使


        栽培設施:普通食用菌大棚,按大約25厘米層高搭建出菇架,每個架子大約設5~7層。將棚內灌入清水,等水滲下后,在棚內撒放石灰粉,即可將菌袋搬到架子上。

        降溫設備:多功能水溫空氣調節器,具有夏季降溫、冬季升溫雙重調溫作用,使用效果不錯。在菌種發菌過程中,可使培養溫度降至20~25℃。

        菌袋轉色:常規生產程序進行菌種生產以及菌袋生產,待全部完成發菌后,即可將白色菌袋進行三角形“井”字形碼高,并覆蓋塑料膜、草苫等,使其升溫的同時,通過調節草苫和塑膜的覆蓋以及夜間的揭蓋,一則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絲倒伏,二來增加菌袋的溫差,促使其盡快轉色。

        調溫催蕾:完成轉色的菌袋,經打孔并補水處理后,即可搬入棚內,間隔5厘米左右、單層排放,通過“多功能水溫空氣調節器”進行降溫處理、1~2天后,進行高溫刺激,配合棚內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經7天即有小菇蕾現出;此后,保持常規用水,盡量縮小濕差,以保證有菇蕾源源不斷的現出。該階段溫度保持在25℃,空氣相對濕度75%~95%;通過調整棚頂的覆蓋物,便棚內光照強度保持在300~1200勒克司。

        出菇管理:在發生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將塑膜切開,注意不要傷到菇蕾。從幼蕾伸出之后,就進入出菇管理階段,該階段應該保持溫度在25℃、相對濕度80%~95%、500~1000勒克司的光照和適當的通風;當菌蓋直徑達到2厘米以上時,可對菇體直接噴施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

     

     
    分享:
    關鍵詞: 香菇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9.121 second(s), 627 queries, Memory 2.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