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無土栽培秋延晚哈蜜瓜病毒病大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5-14

     
        2000年,鄯善縣農技推廣中心魯克沁日光溫室內種植的無土栽培哈密瓜秋延晚茬病毒病大發生,從8月25日發現病株到9月3日大面積發生,僅經歷了1個星期,病株表現以蕨葉為主,另有皰狀葉、皺縮葉,葉面上有褪綠斑,植株生長點出現花打頂,不明顯以至消失,生長緩慢。據調查,整個溫室病株率達90%以上,最后只好提前拉秧,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一、發病原因

        1.品種感病  秋延晚茬哈密瓜種植主栽品種為鮮果,另種植了少量以色列雜交厚皮甜瓜,鮮果的病株率達95%以上,以色列雜交瓜發病的株數僅占35%,品種間感病差異顯著。

        2.種子帶毒  因為播種時天氣炎熱,種子僅用涼水浸泡6小時,沒有經過其它滅菌措施。

        3.播期偏早  今年7月22日就進行了直播,較往年提早播種20天,播后長期高溫干旱,苗期日均溫達35℃。高溫、強光照、干旱,有利傳毒介體蚜蟲的繁殖、遷飛和病毒的傳播,尤其高溫縮短了病毒的潛育期,使為害期提前,病害加重。

        4.連續重茬  該溫室連續種植哈密爪已7茬,無土栽培應在每茬種完后對床土進行藥劑或高溫消毒,但由于條件限制,每茬種完后沒有進行嚴格消毒,連續重茬致使栽培基質含病毒數量及種類較多,無法體現無土栽培病蟲害少的優點。

        5.人為傳播  吊蔓栽培從苗期起就需要每天進行整枝,早期發病株沒有及時拔除,整枝時就造成了人為傳播,導致了病毒病的蔓延。

        二、防治對策

        1.選用較抗病品種  通過幾年種植結果表明,溫室種植應選用耐濕、耐弱光、抗性強的綠寶石、雅香、雅紅等品種。

        2.進行種子處理  選用凈度高、較飽滿的種子,播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min或將含水量在10%以下的種子在70℃恒溫下放置72小時進行干熱殺毒。

        3.溫室消毒  每茬種植完畢后,應進行床土消毒,可用敵克松800倍液或64%殺毒礬800倍液或用硫磺薰蒸。

        4.及時拔除病株  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溫室外燒毀或深埋,之后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減少毒源。

        5. 消滅傳毒蚜蟲  從苗期開始,每隔7-10天葉面噴施1次敵殺死1500倍液或敵敵畏800倍液。

        6.化學防冶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病毒抑制劑,如病毒A800倍液或病毒立克1000倍液,噴霧時,每桶水中加入綠芬威等葉面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504 second(s), 112 queries, Memory 1.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