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水果套袋與有袋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10

    一、套袋的作用和方法

    1、套袋的作用

    (1)可避免多種為害果實的病蟲害,如輪紋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爛果病,以及食心蟲類、卷葉蟲類、梨象蟲等。

    (2)能杜絕污染果面的煤污斑、銹斑、藥斑、枝葉磨斑,使果面光潔美觀。

    (3)能促進果實增色。

    (4)果點變小、變少、變淺,使果品商品性大增。

    (5)大大減少農藥殘留、防止鳥害和雹害,同時還可提高果實耐貯性。

    套袋的不足之處是:較費工,果實糖度稍有降低。

    2、套袋的方法

    (1)套袋前認真作好疏果工作。

    (2)套袋前先噴一次殺菌、殺蟲藥,重點噴果,殺死果面菌、蟲,用藥對象主要針對梨黃粉蟲、粉蚧等。

    (3)套袋時嚴格選果,中長壯枝宜多套,剔除病蟲果,每花序只套一果。

    (4)套袋的順序是先上后下,一株樹或一片園套與不套,要有統一安排,不可有的套袋有的不套袋,減少打藥次數。

    (5)操作:先撐開袋口,一手拿住果柄,一手托袋底,把幼果套入袋口中部,袋口扎鐵絲,最后用手輕輕拍打一下袋底中部,使全袋膨鼓,幼果懸于袋中。

    (6)套袋及摘袋時間:落花后30天左右套完;采收前30天去袋,梨不必去袋,連袋一起采收。

    二、與有袋栽培相適應的技術體系

    1、品種要優良。

    2、建矮密化果園,有袋栽培作業80%在樹下進行,因此,新建果園一定要建矮密園,老園可通過修剪方式打開光路,降低樹高。

    3、修剪制度要革新,以夏季拉枝整形為主,少用剪子多動繩,同時控制枝葉量,疏通光路,及時落頭。

    4、提倡人工授粉,務必嚴格疏果、控量增質。

    5、依套袋要求改變用藥制度,強調套前防治,即:早春刮皮、冬前或發芽前打石硫合劑,重者落花后和套袋前還要噴藥1~2次。

    6、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以廄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用量應為果量的2~3倍,并于采果后早施。水、氮肥主要用在前期,后期增施磷、鉀肥,嚴格控氮、控水,應多次噴肥。

    7、適當晚采,增糖增色。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25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