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獼猴桃貯藏的特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獼猴桃屬呼吸高峰型果實,具生理后熟期,初熟時果實較硬,酸度和淀粉含量都很高,成熟果實皮薄多汁。與其它漿果不同的是果實所含葉綠素在貯藏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影響而被破壞,具有較好的貯藏性。

    獼猴桃屬呼吸高峰型果實,具生理后熟期,初熟時果實較硬,酸度和淀粉含量都很高,成熟果實皮薄多汁。與其它漿果不同的是果實所含葉綠素在貯藏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影響而被破壞,具有較好的貯藏性。但是獼猴桃對溫度和乙烯極為敏感,采后若不進行及時處理,在常溫下果實內乙烯迅速增加,呼吸顯著增強,達高峰后果實淀粉含量下降,果肉變輕,糖分增加,果柄脫落,進而衰老發病、腐爛,故有“七天軟,十天爛,半月壞一半”的說法。由于所含單寧、酸類極少,一般不易發生褐變。

    研究表明:在20℃條件下,獼猴桃果實經4~5天便達呼吸高峰。在5℃條件下,一個月左右達呼吸高峰,而在0±1℃條件卜,硬度下降極為緩慢,呼吸高峰可推遲6個月左右。

    乙烯對獼猴桃果實耐藏性影響極大,在0℃的條件下,即使僅有很少量(30ppb)的乙烯也會明顯加速后熟衰變過程,肉質變軟,縮短貯藏壽命。因此,獼猴桃必須在低溫條件下進行貯藏,并加飽和的高錳酸鉀載體除去貯藏環境中的乙烯,才能達到良好的保鮮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獼猴桃 貯藏 特點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66 second(s), 27 queries, Memory 0.9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