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蘋果桑天牛的發生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13
    核心提示:危害特征。桑天牛成蟲產卵于枝干上,產卵處被咬成“U”形傷口;幼蟲在枝干內蛀食木質部,被害枝干上有一排幾個或十幾個排糞孔,往外排泄蟲糞,嚴重者致使枝干或整枝枯死。
        一、危害特征。桑天牛成蟲產卵于枝干上,產卵處被咬成“U”形傷口;幼蟲在枝干內蛀食木質部,被害枝干上有一排幾個或十幾個排糞孔,往外排泄蟲糞,嚴重者致使枝干或整枝枯死。
     
        二、形態特征。成蟲體長36-46毫米,黑褐色,密覆黃褐色絨毛,觸角11節,基部兩節黑色,其余各節前半部黑褐色,后半部灰白色,胸部兩側各有一尖刺,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顆粒狀突起。卵長橢圓形,長6-7毫米,淡黃色稍彎曲。幼蟲體乳白色,長40-60毫米,前胸特大,近方形,背面密生黃褐色剛毛和赤褐色小顆粒,并有“小”字形凹紋。蛹長約50毫米,黃褐色。
     
        三、發生特點。該蟲2-3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枝干內越冬。6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蟲出現,以7月上旬雨后最多。成蟲啃食枝條表皮、葉片和嫩芽。多在傍晚和早晨產卵,產卵前先將皮層咬成“U”字形傷口,產1粒卵于其中,卵期10-14天,幼蟲孵化后,先向上蛀食枝條 10毫米左右,調轉方向向下蛀食,每隔一定距離蛀 1個排糞孔,多達十幾個,一般第1年蛀孔5-7個,第2年增至10-14個,第3年可增到14-17個,幼蟲一年可鉆蛀1.5-2米長的隧道,隧道較直,內無糞便堵塞。老熟幼蟲于第3年5-6月間以木屑堵塞孔道兩端于內化蛹,經2星期便羽化為成蟲。凡見枝干上有新鮮蟲糞的蛀孔,就有幼蟲于內危害。
     
        四、綜合防治
     
        ⑴捕殺成蟲: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尤其是雨后成蟲大量出現時,人工捕捉,是一種治本的方法。⑵人工殺卵:7-8月間用小尖刀刺入或用石塊敲打產卵傷口,將卵殺死,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⑶人工殺死幼蟲:幼蟲發生初期,經常檢查枝干,發現蟲糞時,用小刀挖開皮層殺死幼蟲;發現被害枯死枝條及時剪除,集中燒毀。⑷藥劑防治:用獸用注射器將80%敵敵畏液或50%辛硫磷50倍液注入新蟲糞孔內10毫升。或用1粒磷化鋁片劑 (0.2克)放入新蟲糞孔內,并用黏泥封閉。用藥后應及時檢查,發現新蟲糞排出,應再補治。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蘋果 桑天牛 發生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7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