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香蕉的貯藏保鮮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10-11
    核心提示:香蕉有成熟和后熟兩個階段。在成熟期主要是積累淀粉,在后熟期主要是淀粉水解成糖,味道變甜,色澤變黃,質地變軟。
           香蕉有成熟和后熟兩個階段。在成熟期主要是積累淀粉,在后熟期主要是淀粉水解成糖,味道變甜,色澤變黃,質地變軟。
     
    (一)貯藏條件
     
      1.適宜溫度 11-13℃。
     
      2.相對濕度 90%-95%。
     
      3.氣體成分 O2:2%-3%,CO2:4%-5%。
     
    (二)貯藏方法
     
      香蕉在貯藏前首先要進行果穗的整理,以便貯藏期間的管理。
     
      1.條蕉 條蕉即整個果穗,是不加任何包裝的短途運輸常用的方法,一般只適用于就地銷售。
     
      2.梳蕉 采收后用快刀把條蕉切成梳,同時將質量較差的尾蕉除去,個別傷病果也應在梳蕉時剔除。
     
      3.去軸梳蕉 去軸梳蕉是香蕉流通領域一種比較好的處理方法,它能節(jié)省包裝和運輸費用,同時由于蕉軸中含有大量水分,易引起微生物病害。所以去軸梳蕉質量高,易于貯藏管理。
     
      4.防腐處理 整理好香蕉果穗后,用清水洗去流出的汁液,晾干后用0.1%-0.2%甲基托布津浸果。消除附著在香蕉表面的病菌,減少貯藏期間病害的發(fā)生。
     
    香蕉貯藏方法有:
     
      1.塑料薄膜袋貯藏 香蕉采收處理后,裝入塑料薄膜袋,每袋10-15kg,在袋內(nèi)放入200g吸透高錳酸鉀溶液的碎石塊和100g消石灰,扎緊袋口,貯放在12-14℃,相對濕度為90%-95%的通風庫內(nèi)。此法利用香蕉自身呼吸降氧,利用高錳酸鉀和消石灰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貯藏效果較好。
     
      2.氣調(diào)貯藏 將香蕉去軸梳蕉處理后,放入紙箱。在溫度為13℃,相對濕度為85%-90%,O2為2%,CO2為5%的氣調(diào)庫內(nèi)堆碼貯藏,可較好的保持香蕉的品質。
     
      香蕉由于采收時成熟度較低,經(jīng)一段時間貯藏,需經(jīng)人工催熟后方可食用。催熟一般用乙烯利處理,乙烯利噴灑或浸果,使用濃度一般不超過0.2%,以便保持一定的催熟速度,提高催熟后香蕉的質量。
     
    (三)香蕉貯藏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防止措施
     
      1.果柄腐爛病 此病是由多種真菌從傷口侵染造成的果柄腐爛,果實脫落,嚴重時使香蕉接近果軸一端發(fā)病。癥狀多呈軟爛、褐色。
     
    防治方法:
     
      (1)精心采收、仔細操作,防止機械損傷。
     
      (2)用殺菌劑處理。可采用0.1%的苯來特浸果處理,晾干后入庫貯藏。
     
      2.炭疽病 香蕉上的炭疽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潛伏型,侵染未成熟的香蕉果實,潛伏期較長,在果皮上出現(xiàn)細小圓型稍下凹的淡褐色斑點,隨后逐漸擴大,顏色變黑,嚴重時整個蕉果腐爛。另一種為非潛伏型,新采收的蕉果,在正常貯藏溫度下,10天左右發(fā)病,催熟時迅速擴大,直至果實腐爛。這種類型無潛伏期,發(fā)病時間短,危害大。
     
      防治方式:防治香蕉炭疽病要從果園管理入手,包括冬季清園、滅菌、及時噴灑殺菌藥劑。同時采收、包裝等過程中也要防止機械損傷,入庫前采用殺菌劑處理。
     
      3.低溫傷害 香蕉屬熱帶水果,生長時期溫度高,在貯藏過程中低于11℃,很容易出現(xiàn)低溫傷害。其主要病癥是:果皮由綠變?yōu)榛野瞪浑S著時間的延長,色澤加深以至全果變成黑色;催熟后皮肉難以分離,肉質堅硬,食之無味。
     
      防治方法:貯藏中嚴格控制溫度;發(fā)現(xiàn)冷害癥狀要及時處理,防止進一步擴展。
     
      4.二氧化碳傷害 當貯藏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于15%時,會使香蕉正常的生理代謝嚴重破壞,乙醇、乙醚等中間產(chǎn)物在香蕉內(nèi)大量積累,使果實產(chǎn)生異味。
     
      防治方法:在貯藏期間注意及時通風換氣,保持環(huán)境中正常的氣體成分。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3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