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石榴樹的主要病蟲害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16
    核心提示:石榴樹枝葉婆娑,花紅似火,果實碩大美觀,鮮艷可愛,籽粒似瑪瑙水晶,風味酸甜適口,并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石榴性清涼,汁可加工清涼飲料。

    石榴樹枝葉婆娑,花紅似火,果實碩大美觀,鮮艷可愛,籽粒似瑪瑙水晶,風味酸甜適口,并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石榴性清涼,汁可加工清涼飲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榴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石榴樹不擇土壤,抗旱耐瘠,近年來,很多地方發展石榴樹,栽培者對其病蟲害的防治知之甚少,生產上常造成損失。現簡介其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供生產中參考。

    1 石榴干腐病

    1.1 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果實,也侵染枝干,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圍發生豆粒大小的淺褐色病斑,逐漸擴展,直到整個果實腐爛,7—9月份果實貼葉下面易發生病斑,成果發病后失水變為褐色僵果。貯藏期可造成果實腐爛,果面上產生密集小黑點;枝干被害,樹皮顏色變深褐色干枯,其上密集小黑點,病健交界處往往裂開,病皮翹起,以致剝離,病枝衰弱,葉變黃,上部很快枯死。

    1.2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2)清潔果園,冬季結合修剪將病枝、爛果等清除干凈;夏季要隨時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燒毀;

    (3)注意保護樹體,防治受凍或受傷;

    (4)果實套袋;

    (5)刮除枝干病斑并將病斑深埋,涂藥保護,如福美砷;

    (6)藥劑防治,早春噴3-5°石硫合劑,5-8月間噴1:1:160波爾多液,80%大生m—45 0.125%溶液,40%多菌靈0.17%溶液等交替使用,每15-20d噴1次,效果較好。

    2 石榴褐斑病

    2.1 癥狀

    葉片感病后初為黑褐色小斑點,擴展后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間灰褐色;葉背面與正面的癥狀相同,果實上的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微凹,亦有灰色絨狀小粒點,果實著色后病斑外緣呈淡黃白色。

    2.2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強樹勢;

    (2)清潔果園,落葉后將果園中的落葉及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

    (3)藥劑防治,用14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80%的超微多菌靈0.125%—0.17%溶液,于發病初期噴藥1次,防效可達80%以上,若連噴3次效果更佳。

    3 桃蛀螟

    3.1 生物學特性

    此蟲1年發生2-3代,食性雜,發生期長,第1、2代幼蟲危害石榴最重,從第2代開始危害向日葵、玉米的果實。以老熟幼蟲越冬,翌年5月份越冬代成蟲羽化,白天靜伏在背陰暗處,夜間活動;卵主要產在石榴萼筒中,初孵幼蟲多在萼筒內或雙果、貼葉處蛀食或鉆入果內。幼蟲有轉主危害特性,幼蟲老熟后多在被害果內或果間及樹皮縫中結繭,在繭內化蛹。

    3.2 防治措施

    (1)早春刮樹皮,堵樹洞。

    (2)用藥泥堵萼筒,用90%敵百蟲10g土100倍及水10kg和成藥泥,團成泥團墻塞萼筒,可有效防治幼蟲的危害,有效期70—80d。

    (3)利用桃蛀螟產卵對向日葵花盤有較強趨性的特點。可在果園周圍種植一些向日葵,開化后引誘成蟲產卵,定期噴藥防治。

    (4)藥劑防治;成蟲發生期噴50%殺螟松乳劑的0.1%藥液,田間施藥后5 d殺蟲率在90%以上。在第1代卵和幼蟲孵化期噴50%辛硫磷或90%敵百蟲0.1%溶液1—2次,效果較好。

    4 石榴巾夜蛾

    4.1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石榴萌芽時越冬蛹羽化為成蟲,卵多產在樹干上。幼蟲可食害芽和葉。幼蟲體色與樹皮色近似,不易被發現,其白天靜伏,夜間取食,老熟幼蟲在樹干交叉處化蛹、羽化。9月底老熟幼蟲下樹,在樹干附近土中化蛹越冬,世代重疊,成蟲吸食果汁。

    4.2 防治措施

    (1)挖蛹,落葉后至萌芽前,在樹干周圍挖越冬蛹。

    (2)藥劑防治;幼蟲發生期噴90%敵百蟲0.15%的藥液;50%辛硫磷乳油0.2%藥液,均可有效防治。

    5 黃刺蛾

    5.1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翌年5月下旬開始化蛹,第1代成蟲發生期為7月中至8月下旬,第2代幼蟲于7月底開始危害,8月上中旬危害最重,初孵幼蟲集中危害,多在葉背啃食葉肉,長大后逐漸分散,食量增大,能吃盡葉片,僅留葉柄。

    5.2 防治措施

    (1)冬季結合冬剪,剪下蟲繭。

    (2)于幼蟲集中危害期,檢查果園,摘下葉片消滅幼蟲。

    (3)藥劑防治:幼蟲發生期噴90%敵百蟲、50%敵敵畏0.15%藥液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6 龜蠟蚧

    6.1 生物學特性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小枝上越冬,翌年3、4月間開始危害,麥收期間是產卵盛期,6月下旬幼蟲開始取食危害,并分泌蠟質,形成介殼。初孵蟲活動力較強,可借風力遠距離傳播,蟲到7月下旬開始分化,9月出現雌雄兩性成蟲,交尾后雄蟲死去,雌蟲繼續危害,11月進入越冬狀態。

    6.2 防治措施

    (1)越冬期人工刮樹皮和剪除蟲梢并可噴布5%柴油乳劑。

    (2)早春可噴1次5°石硫合劑。

    (3)夏季卵孵化期噴1次50%可濕性西維因0.17%藥液。

    7 介殼蟲

    7.1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3—4代,以末齡若蟲在2—3生枝條皮層裂縫、老皮及果柄上越冬,第2年4月份開始危害,隨著若蟲的增長逐漸形成蠟被,分化為雌雄兩性。5月上旬雌成蟲背部隆起,產卵于氈絮狀囊內。若蟲孵化期5月底至6月初,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初若蟲開始越冬。主要靠苗木、插條傳播。

    7.2 防治措施

    (1)對受危害嚴重的果園,可用沾有內吸性殺蟲藥的硬刷子在枝干上從上往下刷一遍,效果較好。

    (2)早春越冬若蟲出蟄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期,用藥以3-5°石硫合劑加0.3%洗衣粉效果最佳,防效可達95%以上。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0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